黄克诚的回忆录对毛主席的这段批评成立吗?


  最近跟几位朋友谈起《黄克诚自述》一书中的一段文字:

图片

图片

  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再版《黄克诚自述》P112-P113

  我们都知道,80年代初“反毛”甚嚣尘上的时候,黄克诚将军勇敢地站了出来,坚定地捍卫毛主席,并说过“中国丢掉毛泽东思想,会碰得头破血流”之类的话——这是在“大节”上对毛主席的肯定。

  但是,就“自述”对毛主席“小节”的这段批评——“政治、军事路线正确”,“组织路线”有问题,“过于信用顺从自己的人,对持不同意见的人不能一视同仁”——就真的符合历史事实吗?

  笔者的朋友白头豕(欢迎知乎网友搜索关注“白头豕”)针对这段回忆录的文字首先在逻辑上提出了几点质疑:

  1、“自述”对毛主席“组织路线”的批评不是基于大量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是先用一个所谓的“反对毛主席而被靠边站”的何笃才的观点,作为对毛主席的第三方评价,然后再引出自己的观点,这是借别人的口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表述一则缺乏担当,二则本身就带着很大的主观性。

  2、对何笃才这个人的评价,是来自与其交好的黄的主观臆断,认为他是因为“反对毛泽东而不被重用”,继而被整肃。这符合事实吗?其他人也这么想吗?

  3、何笃才说毛主席用的人都是听他话、顺从的,就像美国人认为大陆的人都被洗脑了一样,是作为“对立面”的不满者的一家之言。退一步假设,即便何笃才说的“因为反对而被靠边站”情况存在,何笃才明知道毛主席的政治、军事路线是正确的,还要故意作对,毛主席为了正确路线的推进难道就不该先用“可用的人”?在何笃才以这样的理由批评毛主席的组织路线时候,自己在组织原则上首先就已经立不住了。

  4、说朱更会团结人、得人心,这就有趣了。因为他口中有大才的毛,就是被朱陈等斗走、逼到地方上工作的。只要求毛主席团结人,不必平等要求别人团结毛主席?

  5、说毛主席只用“顺从自己的人”,让持不同意见的人靠边站。当时被打倒的毛派里还有邓,怎么不说他也是“顺从的人”,却偏偏举出一个与毛主席未必有太大关系的李韶九?

  6、当初排挤毛主席的朱陈,都在古田会议后与毛主席冰释前嫌,还合作了一生,这怎么说?后来导致毛主席“遭遇一生最黑暗的时刻”的张国焘,在他叛变以后,他的部下徐、许等人都是反对过自己的人,毛主席还不够“重用”吗?给毛主席下过无数“绊子”的王明,毛主席后来却力排众议坚持选他做中央委员,曾经忠实执行王明路线、极力反对毛主席的博古、凯丰都被毛主席重用,且合作得很好;即便是那个在四平战役让解放军吃过大亏的前国民党将领陈明仁,毛主席不也“重用”了?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