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50个人的中华史

2021-11-01 9251 10
作者: ​孙锡良 来源: 红歌会网

  电视里播放一温馨画面,一位106岁老人在几个七八十岁儿女及众多孙辈的陪同下过生日,头脑还很清醒,依然记得小时候的所见所闻,还不忘告诫子孙要珍惜好日子。

  恰在此间,我正阅读着中国南宋时期的相关资料,其灭亡时间大概应记为1279年。

  当两件事情凑合在一起时,猛然触发起我一个很特别的认知,南宋亡国,看起来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如果用百岁老人去丈量,历史就会有一种新浮像,七百多年,崖山之后,也就是7个百岁老人的生命接力,7个人而已。

  再往远点看,时间追溯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不过是20多位百岁老人的首尾传承。

  即便认为中华文明史真有5000多年,其实也就50多个百岁老人在时间上的延续。

  人类文明史,中华文明史,看似悠久绵长,事件庞杂,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50个人,就是个很小的数字,它比5000年看起来让人感觉简单得多。

  把长长的时间和短暂的人生结合起来思考,会告诉我们非常简单的两个道理:人类文明史即是生命接力史,必须以人为本;历史是弹性的,是可伸可缩的,是可以抽象体验的。

  读历史,从此可以更简单点,读自己,也可以认为是读历史。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善恶美丑,都有对错好坏,伟人,英雄,凡人,整体上没有差别,差别的只是各类元素包含的多寡。古人做过的说过的,你我他一定也都曾做过说过,我们正在说的做的,后人也必会继续重复。行为的传承,虽有自然生存法则的本源性要求,更是具体文化促成的结果,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就源于自己的文化积累,对错都在其中。

  我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基于个体的定位。如果把它扩展到民族,应该也是相通的。民族,是由众多起源相近的个体一代代繁衍组成,民族性格,即是无数个体的性格集合,任何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命运也由中华民族的性格所决定,也即由你我他的性格所决定。

  历史弹性是一件很神奇又很重要的特性,它对普通人认识历史极其关键,一压缩,几乎所有人都能认识5000年中国,一弹开,绝大部分人都是史盲。

  详细点读,能把《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认真读完的人屈指可数,如果把文化史也加入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通读过《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哪怕只是一个朝代史,也没有人通读过。

  简单点读,就读上几十个人足矣!当然,我这里所讲的几十个人,并非特指前面提到的百岁老人,那只是个引子。假若我们能读懂几十个关键历史人物,历史面貌也能很完整清晰。我们可以把中国的朝代史读成皇帝史,封建史,即家国同构史,历史很长,但皇帝不多,即使皇帝多,有影响的皇帝也不多,皇帝的关键即是历史关键点。

查看余下7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