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树发:论十月革命发生的合理性

2021-11-08 1557 0
作者: 梁树发 来源: 中国历史研究院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因发生在俄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列宁对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贡献以及列宁主义的伟大意义,是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下简称十月革命)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些人否定列宁的贡献和列宁主义的意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从对十月革命的否定入手。因此,本文主旨是通过对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合理性的分析来为列宁主义辩护。本文坚定地认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现实的,列宁主义是现实的,列宁永远活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心里。

  应该承认,在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合理性的认识与评价上,无论是肯定性的意见还是否定性的意见,都已谈论得很多。持对立观点的双方用以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都十分鲜明,肯定者诉诸历史辩证法,强调革命发生的特殊机遇、直接的客观条件和革命能动性的发挥。在革命刚刚胜利时,葛兰西就用一种不寻常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了他对这场革命的认同与支持。否定者的根据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俄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具有使革命发生的条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革命发生的思想相抵触;二是没有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援,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按照预期发生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俄国可能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发生革命时,曾经强调这种支援。在俄国革命发生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也预计欧洲可能会发生革命,并把希望寄托于欧洲革命。这两点都涉及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问题,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而俄国的十月革命却是在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使一些资产阶级政客和理论家作出“十月革命是‘人为制造的’革命”,是“意外获得胜利的革命”的结论,并对它的前途做了十分黯淡的预测。俄国的孟什维克和一些“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也出来反对这场革命。要把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否合理这个问题讲清楚,除了要对俄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客观形势作出符合实际的考察外,理论上还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革命发生问题的思想,要充分理解列宁关于世界经济政治不平衡条件下“一国和多国革命首先胜利”的思想,消除在革命发生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革命发生需要物质技术基础,但生产力发展不是唯一条件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