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简明大纲(五)苏联共运史

2021-10-31 2500 0
作者: 伟大的宣平 来源: 红歌会网

  这一篇将要讲的是理论问题。其架构是以苏联为纲,中国为辅。实际上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不写的,因为共产党的执政周期还没有结束,未来是不确定的,无法论述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史,故只能写苏联的共运史。

  实际上,这是从读书笔记中摘抄下来的。

  1.苏联的建立和战时共产主义经济、计划经济的道路选择。苏联是社会主义大国,在十月革命(1917)之后建立的。在建立之后,导致了十一国武装干涉,爆发内战。内战爆发之时,苏维埃政权确定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公有制体制,其在生产、流通、分配方面完全由国家主导。这个体制与革命导师斯大林同志计划经济是不同的,其不同之处在于战时共产主义在流通方面取消工农交换的,而在斯大林同志的计划经济,则是相反。

  斯大林同志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保留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所以,它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要么资本主义,要么共产主义。道路的选择,取决于上层建筑的稳定与否。

  计划经济的建立要把国家的意志贯彻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故农业要集体化,轻工业与重工业要计划化,农轻重三段,只要一段产生问题,计划经济的体制就会有问题,而这三段的稳定,取决于上层建筑的稳定与否。

  反过来,计划经济也巩固着社会主义政权,当计划经济消失或解体,必然会产生两极分化,造成资本主义产生,社会主义政权就要保不住,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会导致国家政权动荡不安。

  未来,如果社会主义国家要保住政权,就一定要选择正确的道路,走计划经济的,一定要向战时共产主义过渡,走商品经济的,就向市场经济过渡。

  2.共产国际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革命导师列宁为了完成世界革命的伟大使命,开始在被压迫民族建立共产党,在1921年,我国建立了共产党。我们是共产国际的支部,接受共产国际的援助,服从共产国际指示。

  3.新经济政策、列宁的遇刺与大清洗。讲新经济政策之前,一定要讲一下列宁遇刺。在内战之时(1918)列宁遇刺,这个案件疑点重重。列宁没有保镖吗?没有警卫吗?刺客如何接近他的?刺客是从哪里知道他的情报的?

  我想,列宁之祸,非在刺客,而在萧墙之内。布尔什维克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坚强有力。列宁是布尔什维克的统帅和导师,但是我们发现一个情况,列宁同志并没有亲手指挥过一场战役,他的工作是后备工作,列宁同志的公信力来源于其理论和实践——十月革命。在夺权之前,领袖有这样来源的公信力可以理解,但是组织军队之后呢?我想这样的公信力就不够了,这样的公信力就无法保证领袖的权威了。外加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军政一体化,还有吸收白军的战俘(非布党一系),军队功臣们手里有枪又有钱——这不就是没有割据的藩镇吗?党的领袖公信力不足,就算有了军队党委又有什么用呢?故“1918年,列宁首先提出一长制,到1920年,苏联已经有一半左右的机关实现了一长制管理。苏联军队中也实行一长制,指挥官全权管理并负责行政、党政和战斗事务。”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