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略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也是苏联红军在斯大林领导下,扭转不利战略形势的重要战役,实际也体现了苏德双方的战略指挥能力。希特勒的战略指挥能力弱,仅派遣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两路攻打斯大林格勒,而同时向高加索油田派出第一装甲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两路,这本身就分散了兵力,而且在分配兵力上也犯了致命错误,应该让曼施坦因指挥第十一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攻打斯大林格勒,曼施坦因部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有城市攻坚经验,而且第十七集团军最早攻入基辅,也有攻城经验,但是希特勒把善于攻城的曼施坦因和第十一集团军派去攻打列宁格勒,不仅劳师远征,比不上从克里米亚就近向斯大林格勒进攻便于运输,而且列宁格勒沼泽地形也不同于塞瓦斯托波尔,去打斯大林格勒更适宜。在进攻斯大林格勒时,又把第四装甲集团军南调高加索,在苏军兵力不足时没能攻占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在南线危机时,让叶廖缅科等指挥坦克第四、第一集团军等反突击,迟滞德军进攻,下令不准后退一步,先后向战区调去九个集团军,并且利用城市废墟进行近战和巷战消耗德军。到九月,舒米洛夫的第六十四集团军和崔可夫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守住了斯大林格勒,迫使希特勒把德军主力都调往攻城,让罗马尼亚等仆从军守卫两翼。斯大林看到这种情况,问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需多少兵力能打通走廊,让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会合,亲自制定合围计划,增调一个集团军和九百辆坦克,可见斯大林的战略指挥能力强,而且新组建两个方面军派罗科索夫斯基和瓦图京、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等前往指挥。
在十一月秘密布置完成后,斯大林又公开讲话称形势危急要坚决防御,以麻痹希特勒,而且战前又把第四坦克集团军调走转入预备队,伪装不用坦克部队不进攻的假象。在发起突袭反击后,派第四机械化军和第四坦克军为先锋,突破罗马尼亚军防线,向卡拉奇方向深远后方突击,利用希特勒不准撤退合围了德军三十万,并且围点打援,击退曼施坦因的救援。在第二年初全歼合围德军,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