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前世今生,倔强粗暴又苦难深重(一)

2022-04-21 1762 0
作者: 后沙 来源: 微信公众号“后沙月光”

  俄罗斯现在成为了西方世界的头号敌人,其实就算没有俄乌军事冲突,美国也不会让俄罗斯安心发展,北约东扩一旦东扩到乌克兰,俄罗斯将不得不永远处于战略被动地位,美国随时可以挑起战火。

  然而,就在三十年前,俄罗斯还是美国口中的“民主典范”,全力“帮助”叶利钦赢得了1996年的大选。

  普京最初曾受到西方吹捧,被“寄于厚望”。但也恰恰是普京,重塑了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他拒绝将本国利益拱手相让给美国以及国内的寡头卖办集团。于是,普京也就变成了西方的眼中钉。

  俄罗斯有个特性:越是面临危急和苦难时,越是能爆发出可怕的生命力。拿破仑战争如此、苏维埃俄国如此、反法西斯战争也是如此。最后是倒在了软刀子之下。

  一个国家的特性往往可以从它的历史艺术品中找到.,俄罗斯也不例外。俄罗斯的绘画作品,往往给人阴沉压抑,苦难多于欢乐,暴力多于安逸的印象。

  俄国最伟大的画家伊利亚.列宾创作的《伏尔加河的纤夫》(1873年)就非常典型。画中的11个男人,虽然年纪有老有少,但都是脚步沉重,神情阴郁。迷茫而机械般的劳作,直到生命尽头。

  但这就是俄罗斯的历史色调,否则,最著名的画作也不会是这一幅。

  《水鬼》,列宾学生伊凡·克拉姆斯科依在1867年所画。

  这些女鬼女妖都是河中暗夜里的精灵,给人感觉特别阴沉,这种画放在任何房间都挺别扭。

  克拉姆斯科依另一幅名画《沙漠中的基督》,画中人物也是一副愁眉不展,孤独而憔悴的样子。

  还有许多画作也是如此,像芭蕾舞一些经典剧目同样是悲情色彩浓厚。俄罗斯为什么总是会带着这种历史色调?

  说说它的前世今生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时,俄国还是好几个城邦大公国。直到1476年(大明成化年间)莫斯科公国才由伊凡三世宣布独立,开始了真正的俄罗斯历史,当时莫斯科人口不到五万。

  沙皇这个称号是从伊凡四世(雷帝)开始,沙皇是“凯撒”的俄语音译。

  罗斯从此改名为俄罗斯,拜占庭帝国双头鹰标志成为俄罗斯的标志。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重新使用这个标志作为国徽,目标是为了防止共产主义标志卷土重来,同时,将议会重新用沙皇时期的“杜马”命名。有意思的是,俄共前两天在国家杜马提出恢复苏联国旗的建议。

  1503年,伊凡三世中风挂掉,由儿子瓦西里三世继位,这也是个天天开战的主,1533年也挂了。

  瓦西里三世的儿子,就是伊凡四世,3岁继位。主幼母强,由他妈叶莲娜摄政,结果摄政5年多就被权臣毒死了。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