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资本主义化30年评析

2022-09-30 5566 4
作者: 陈爱茹 来源: 马克思主义公众号

  俄乌冲突再次让乌克兰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30多年前,在苏联解体之际,乌克兰和俄罗斯宣布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独立后,乌克兰立刻抛弃社会主义,开启了资本主义化进程。在当时,走资本主义道路几乎成为原苏联东欧地区新独立国家的集体选择。在当时那些国家精英和民众的认知中,改制转轨会让国家马上变成如美西方般的“富裕”“文明”“民主”和“自由”的发达国家。1991年12月1日,在乌克兰为确认8月2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而举行的全民公决中,高达93%的人投票赞成独立。转眼30多年过去了,乌克兰并没有成为“富裕”“文明”“民主”和“自由”的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乌克兰的国民生产总值始终未能恢复到1991年独立前夕的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乌克兰成了欧洲最贫穷的国家。在政治领域,乌克兰经历了三场颜色革命,不断“向西”“向右转”的结果是,国家政权被受美西方操纵的政客和寡头把持,乌克兰真正的民意遭到忽视。在社会领域,乌克兰社会两极分化的鸿沟不断扩大:一方面,最富有的50个家族大约控制了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另一方面,乌克兰民众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国家债务不断增多。仅仅30多年,乌克兰就从一个欧洲工业强国变成了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分析乌克兰资本主义化30多年的变迁与结果,可以为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提供有益启示。

  一、依附型资本主义无法为乌克兰带来经济发展

  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30多年里,乌克兰经济的主题词是“贫穷、去工业化、债务”,乌克兰“经济结构从机械制造转向农业生产”,“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是常态表现”。是什么导致乌克兰谋求经济发展的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造成乌克兰经济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乌克兰转轨30多年的变迁与结果想要寻找的答案。列宁曾经指出:“考察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总会在这个现象中发现过去的痕迹、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

  乌克兰改走资本主义道路令其丧失了苏联时期的经济“优等生”地位。乌克兰独立之初,在独联体国家中,综合国力仅次于俄罗斯。然而,走资本主义道路30多年后,宽容好客的乌克兰,曾经的“苏联粮仓”,苏联时期欧洲排名前十的先进国家,变成了一个因种种原因分裂的“第三世界”国家。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国民财富状况、人口增长指数等指标,我们可以发现,乌克兰改制转轨走上的是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论证的“外围资本主义”道路,即“依附型资本主义”道路。走“依附型资本主义”道路,其经济政策注定不能立足于本国和本民族利益,因而也预先决定了乌克兰不会选择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道路。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