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否定中国知青历史岁月(三)

2022-10-12 2641 0
作者: 程疾风 来源: 旗帜时评公众号

  一、一次大规模改变中国乡村边疆落后面貌的实践;广大知青的汗水没有白流,他们的功绩,已成现实图景,彪炳史册

  上世纪六十年代云南省红旗中学——连续三年统考第一的昆明市第八中学70多位学生,1964年9月毕业,由于当时深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向往革命人生道路,率先投笔务农,坚决到农村插队。

  当时全昆明市有四个同学考上大学被录取而欣然放弃,有一百六十多位品学兼优初高中毕业同学坚决到农村,同自己最有利的升学考试擦肩而过,一共五六百人下乡。“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永远是中国青年的最高选择!”这就是当时一代城市学生的心声。

  要建立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过程,就是一个落后、分裂和贫穷的社会朝四个现代化社会巨大转变的过程,这一庞大的艰巨的社会变革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资源、财力、人力,而不是个别的力量单项的投入——个别的力量,单项的投入也做不到。

  同时,还需要方向正确和具有战略眼光、富于魄力能力的政府(六神无主、软弱无能和腐败入骨的政府是做不到的)。新中国建立,已经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一场前所未有振奋人心的战役打响了!

  当时,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落后的旧中国走向繁荣和强大的历史进程中重要的一步;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采取一系列措施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让相对发达的城市里的资金、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它的载体——各种人才包括知识青年在内,支援农村,这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根本动因。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城市学生上山下乡运动,无论倡导者和响应者、参与者的多数人都视之为改造中国落后面貌,消除城乡差别的伟大运动,这也是一代良知在对积弱积贫和国耻的忧思之后的最大规模探索与实践。

  旧中国是畸形发展的烂摊子,国民党逃亡台湾,掳走黄金277万两和银元3526.9万元。全国人口中9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总人口死亡率在30%;婴儿和孕妇死亡率分别高达20%和1500/10万,触目惊心;平均寿命仅为35岁。广大边疆和农村贫穷落后,民不聊生;少数城市灯红酒绿腐朽糜烂,生产水平和百姓生存状态处于半原始状态。每遇天灾人祸,就饥馑遍野,街头横尸。

  将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变为强大繁荣的国家,必经一个二三十年艰苦创业的中间阶段,也就是说到富之前有一个穷阶段,到裕之前有一个贫阶段,必然要一步一步走的阶段;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是对外采取疯狂无耻侵占、掠夺,对内加紧剥削压迫、榨取更多的血汗;而中国在这个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立国,不可能走那条路,就得依靠全国劳动群众,尤其是生逢其时青年一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经济,逐步走向繁荣和强大。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