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青文学为何没有下岗文学?

2022-09-09
作者: 周伯通 来源: 周伯通公众号

  知青文学很繁荣,写了50多年了,影视剧题材也层出不穷,诞生不少作家,这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伤痕文学,一类是奋斗文学,当然了伤痕文学更受资本投资的欢迎。奋斗文学,怎么说呢?你下乡干活,居然还很开心,这不符合文化人的期待,“君子远庖厨”,作为文化人进厨房,都有失身份,你跑农村,用土圪垯擦屁股,你还说有乐趣,这是文化界的耻辱。

  中国某一年下岗的人数要远远多于知青,至今也没见专门有写下岗的文学的嘛,偶尔有个别识字的人写一两千的文字,描述当年的艰难,老婆还自尽了,女儿通过劳务工去了欧洲下落不明,这种文字写出来,居然被平台删了,简直无法理解。

  伤痕文学暴露各种真实有的或者各种虚构的阴暗面,出版社、影视媒体如获至宝,播放平台也大开绿灯,然而对下岗题材却没有人感兴趣呢。

  我确实见过下岗题材的作品,主人公下岗了,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了霸道总裁,然后开始痛诉当年的大锅饭是多么落后的体制,工人们多么地懒惰,人浮于事,还编了各种顺口溜,说国企里面都是这样的:一个人干,一个人看,还有一人在捣乱。

  幸亏我这样的农民工还活着,可以戳穿二狗子的谎言。我在90年代末在国企做过普工,为什么现在我能吊打专家学者,也是要感谢企业的,那时候厂里不但有托儿所、医院、娱乐室,还有图书室。我是住厂里面的,那年代只有大哥大,没有手机玩,我单身狗闲下来只能去看书,看了大量的书,都是一些为人类奋斗,甚至要解放全人类的那种书。

  有人说,你既然说的那么好,你不也被迫下岗了吗?就是企业里面这群人懒惰,甚至偷东西,才把厂里搞垮的。你这些话语现在我知道是谁搞的了,美国拿出了一笔钱,这也是作家边芹透露的,世界文联主席亲自飞到中国,与一些作家见面,捕捉到了中国文坛风潮,然后美国财团开始提供资金支持,大家在一起商议之后,要捧出“伤痕文学”。

  有了资金相助,但西方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写作模式必须是这样的:“男女主角必须是高富帅、白富美;下乡干活必须很艰苦,甚至住牛棚;主角父母必须下干校,反正全家都被虐待就对了;农民必须很愚昧;乡村干部一定要无耻;爱情必须受到挫折;返城必须很艰难,尤其是女知青,最好付出身体陪睡的代价才能返城。”

  这就是一些人写的知青文学套路,现在都还没有改变,翻来覆去就这几样。然而到了工人下岗,他又是一副嘴脸,说我们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甚至偷公家东西!我为什么被迫下岗的呢,当时有1000多工人干活,每月只有300多元,大家仍然很积极努力的奋斗,我们觉得这是给国家干活,虽然到手的钱很少,但是国家肯定能管我一辈子,这就是大多数人想法。

  那为什么国家管不了一辈子呢,1000多人干活的厂,居然有2000的退休工人,这些退休工人可不是什么社保发钱哦,那时候没有社保制度,厂里就是小社会,工人得管一辈子。即使我们在职的人干的多么好,产品卖的很多,但是年年都是大窟窿,因为退休工人的钱,也要厂里发,还有厂里医院、托儿所、厂里的技校也有很大的开支。

  但后来为什么卖给私人,厂里就很快盈利了呢?因为出台了一个政策,叫不让厂里办社会,把托儿所、技校、医院全部剥离给社会了,跟厂里没关系了,那2000多人的退休金估计也政府承担了。私人老板拿到的是没有任何包袱的企业啊,他拿到手后,没几年上班时间就从8小时变成了12小时。我是还没改制就跑了,很多本地人留在私人老板厂里,地位从天上就掉到了地上,但是他们也没有怨言,还是替老板努力地干活。

  我们的底层人是很知足的,我后来来南方打工,还是秉承了国企员工的品质,不管你是什么制度,我都是去适应你,不存在要厂里来适应我。现在为何我开始怼天怼地,是文化人太欺负人了,知道农民工不会写长篇大论,就天天抹黑,甚至出现嘲讽雷锋、王进喜的文学,还拿黄继光、董成瑞来开玩笑,骂伟人的是成堆成堆的出现,实在是太不要脸了,幸亏我在国企自学了一些“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书籍,对付这些文化人绰绰有余了。

  知青返城后,一些人当权了,至于下岗话题,他们不让提,一直要我们顾全大局,我们都花钱请刘欢给你唱了“从头再来”了,你还要怎么样?我们听这样一说,当然能够理解了,我所受的教育是,世上本来就没有救世主,一切要靠自己努力奋斗。

  下岗的工人都是自强不息的,即使当年有多么难,只要挺过来了,没人去说以前的不开心的事情,再加上大多数文化也不高,想说也说不出所以然来,面对别人的询问,他们往往很大度地说一句,“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了!”

  看看我们下岗工人是怎么样的胸怀?知青下乡好歹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吧,至少农民和土地会给你一口吃的。而在城里生活的工人,他只要睁开眼,他拿不出钱来,就买不到任何吃的东西,这种生存压力要远远大于当年的知青。

  这段让人不堪回首的经历,要比知青受的苦大一万倍。好多妇女南下到小厂打工,那时候小厂各种混乱,尤其是里面男女们,家里有留守老公的,有留守老婆的,最后背井离乡打工,在混乱的私生活的环境下,临时夫妻就出现了,甚至有些女的为了多挣钱,在发廊做一些难以启齿的生意,最后都是家破人亡。

  越是底层越灰色,然而这些灰色却走不进文化人的眼里。即使知青群体,也有真正的苦过的,就是非常普通的人家孩子来乡下的,返城以后,也有过的不好的,那些已经过上好日子的文化人并不关注,还有那些为了农村奋斗终身的,也没有人给他写正面的故事。比如我村就有上海知青,永远地留在了农村,在农村小学教书,再也没回去过,他也并没有埋怨,他觉得一个普通人为国家做点贡献,是应该的。

  有些文化人在乡下干过两三年的活,回去以后,就像犹太财阀一样,满世界说自己多苦,写小说,写剧本,还拍成影视剧。但轮到下岗工人的时候,他们就视而不见了,这些人的后代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个星期都是带一大瓶咸菜去学校,只在食堂买个饭,然后整月就是吃咸菜,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读书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这时已经是1994年了。

  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要好一些,我们农民都很知足,本来你文化人和农民工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你们隔三差五地要搞点伤痕文学羞辱我们农村人,欺负我们没有话语权,甚至我们在老家宅子里挂个伟人像,也要被你们嘲笑,既然你们不肯先富带后富,那就休怪我一个一个地来,揭掉你们的老底。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