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毛主席为人生偶像的切·格瓦拉,究竟败在哪里?(下)

2022-12-04 2602 0
作者: 赵清 栩然 来源: 栩然说

  大家好,上篇讲到了切·格瓦拉的生平和个性,他与卡斯特罗兄弟一起领导古巴人民创建了古巴民主政权,随后又“仗剑走天涯”,离开古巴去解放全世界《视毛主席为人生偶像的切·格瓦拉,究竟败在哪里(上)?

  只是,我们以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为依据,分析出了格瓦拉行为中有很多不现实、不成熟的地方,他对“毛泽东思想”只学到了皮毛,还未得精髓。

  离开古巴之后,格瓦拉又会是什么境遇呢?除了之前说的两个关键点,还有哪些是格瓦拉犯下的关键错误呢?咱们接着聊。

  1

  格瓦拉的第三个关键错误: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

  1965年4月,37岁的格瓦拉与十几名非裔古巴士兵离开古巴,带着一腔热血来到了非洲国家刚果。

  格瓦拉认为在古巴革命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使他在刚果大放异彩,再干出一番大事业。

  在这里,咱们做个设想,假如是青年时期的毛主席来到了刚果,他启动革命事业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按照毛主席的习惯和工作方式,一定是做调查研究工作!

  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获得足够的原始数据,汇集成厚厚的一沓资料,然后写出详实的调查报告——

  比如《刚果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把刚果国内各类人群统统分析个遍,得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等结论;

  比如《刚果革命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刚果的哪个群体受压迫最严重、革命性最强,这些群体的生活习惯是什么、最大需求是什么,哪里是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

  通过与当地人群的接触,跟当地人同吃同住,最起码能混个眼熟是不?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也不至于没话题啊!

  这就是毛主席常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清楚了刚果当地群众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跟群众打成一片了,革命工作才会有根基。苦功夫是省不得的,否则真的会抓瞎!

  格瓦拉这么做了吗?很可惜,没有。

  格瓦拉当时先是带着小队伍来到了坦桑尼亚,再通过坦桑尼亚进入到了刚果境内。他压根就不了解这里的基本情况,一入境内就开始帮刚果的人民干革命了。

  可在当地人看来,我又不认识你,你又不了解我这个地方,还说要帮我们干革命,谁信啊?

  入境前,他以一名普通古巴革命者的身份,给流亡在坦桑尼亚的一批非洲革命分子做了场动员演说,试图说服他们到刚果一起打游击。

  在这里,他喊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宏大口号,预想着所有人都能被激发梦想,跟着他一起改变世界!

  此时,格瓦拉心中一曲《好嗨哟》走起:

  “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