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谍报工作有多厉害?国民党100本密码被破译,蒋介石差点被俘

2022-12-08 1353 2
作者: 金志宇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从第一次反“围剿”到第四次反“围剿”,红一方面军的无线电侦察从无到有,并迅速走向成熟,开辟了一条无形战线,为红军取得反“围剿”军事斗争胜利支援了重要情报。

  截明语获密电

  红一方面军是先建立的无线电侦察、后开始的无线电通讯。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先后缴获了国民党军使用的一部单独的收报机和一套完整的收发报机,原在国民党军中从事电台工作的王诤等人也参加了红军,红军组建了第一个无线电训练班。因为一部半电台无法进行相互通报,而王诤对于国民党军电台情况十分熟悉,了解其常用波长、呼号和许多报务员的手法特征,于是就在培训报务员之余,由王诤用来抄收新闻和开展对敌无线电侦察。

  当时国民党军队普遍缺乏无线电保密的观念,同时因为他们部队体系庞杂,虽然有统一的电台密码,但相互之间没有用于无线电联络的密语,于是每到一地与其他部队通过电台联系时,往往先是打出个通用的简语“QRC”,意为询问对方在何地,而应答方则是用明语报告地点。如此一来,等于把部队的行动和部署在无线电中进行了公开。王诤就抓住敌人的这个漏洞,多次获取敌军的重要情报,他后来回忆:“我们电台从开始成立起到第二次反‘围剿’之前,主要工作就在这方面。”

  ◆红军时期的王诤。

  1931年5月15日,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王诤截获敌28师公秉藩部电台明语通话,获悉敌军第二天向东固出动的计划,使红军成功设伏围歼公秉藩部。红军通过不断缴获敌军的电台,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无线电通讯网,各电台除了进行相互间通讯联络外,其余时间都用来侦听敌军通报。特别有利的是在作战中还缴获了一些敌军使用的密码本,如敌高级司令部间通报使用的“壮密”,但敌军根本不知道红军能够使用电台,更不知道原属己方的密码和电台人员已为红军所用,所以还在使用不保密的明语和已被缴获的密码,使得红军从中获取了更多的情报。

  不久,国民党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随红3军行动的电台报务员曹丹辉,于7月23日侦收到一份由敌总指挥何应钦发给各路敌军的“限十天扑灭共匪”命令,这份电报使用的就是红军已缴获的“壮密”。曹丹辉用密码本译出了这份324字的电报,其内容全部暴露了敌军“分进合击”的战役企图和各路敌军的兵力部署。红军总部根据这一情报,决定在东南北三面受敌的形势下,选择敌军力量薄弱的方向进行中间突破,向东面的莲塘、良村、黄陂突击,三战三捷。战后,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毛泽东亲自接见了曹丹辉,表扬道:“你收到的那份何应钦的电报,对这次战役很有价值。”并安排奖励曹丹辉3块银元。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