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改革中为什么会走向灭亡
刚刚从头条上读到了《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看苏联改革的37年历程》(长观视界2022.4.22)一文。
文章根据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七日《人民日报》载文,叙述了苏联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过程:赫鲁晓夫时期,在政治上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建立干部更新制度,巩固执政地位。在经济上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有限制地鼓励发展私人副业,大规模垦荒,种植玉米,取消拖拉机站。最后,下放企业管理权,强调发挥经济核算和利润的刺激作用。勃列日涅夫时期:把商品交易的范围扩大到机床、起重机、发电机、汽油、无缝钢管、仪表直到火车头等范围。在农村,可以转让“国有”土地,产生了工厂主、农场主和牧场主等。成立了“居民情况和就业局”,为雇佣工人负责搭桥拉线,立陶宛在1974年就为一千多个企业和组织以及数万名居民找到了工人或雇主。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改革与新思维”为标志(1985年~1991年),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张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多元化、自由化;取消了共产党执政党的法定地位,国家政权由代理人性质的政治集团控制,造成抗议游行不断,国家陷于动荡;取消了公有制经济有效控制的地位,寡头横行,经济恶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降低,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走向灭亡呢?
回答是因为苏联人没有弄明白苏联模式的弊病所在。因而在改革中发生了方向性的错误,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灭亡。
苏联模式的弊病是什么?
是计划经济导致了公有制经济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那苏联人的计划经济体制又是依据什么产生的呢?因为产权制度。从“谁所有谁经营”的产权原则出发,自然就形成了“国有国营的、职工拿工资,盈利归国家”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导致公有制经济体制僵化的根源在于产权制度。
为什么产权制度使公有制经济推动动力和活力呢?
因为产权制度不适合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特点。公有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第一个特点是,只有人格化的劳动者,没有人格化的资产者,只存在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不存在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而产权制度是什么性质的制度呢?是确立资产所有者主体地位的、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制度。公有制企业只有劳动所有者,没有资产所有者,建立产权制度的结果是否定了劳动者作为生产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公有制企业变成了无主体的企业,即所谓的“主体缺位”的弊病;公有制企业只存在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而产权制度的建立否定了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而体现了没有主体的产权要求,从而割断了劳动者的收入与公有制企业收入的联系。由于劳动者拿的是工资,企业的盈利多少与劳动者收入不关联,因而劳动者看不到公有制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他又怎么会有参加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又怎么会有参与企业管理的责任性呢。一个缺乏利益主体的经济体,一个不能体现企业成员和管理者利益要求的企业,缺乏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由此可见,苏联模式的主要病根在于产权制度不适合公有制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想改变公有制经济缺乏发展动力和活力的状况,正确的方向是用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基本制度,取代原有的产权制度。也就是要用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的基本制度取代原有的产权制度。
但从上面苏联的实际改革过程看,苏联人的改革发生了方向性的错误,他们不是通过改变产权制度满足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反而是改变公有制状况满足产权制度的要求。
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也确实消灭了作为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消除了产生剥削权利的私有制基础,从而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可以说,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为体现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打下了第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执政的第一个基础。但是,走向私有化的改革,一步一步地挖掉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执政的这个基础。
为什么苏联会在改革中走向灭亡?
因为苏联人忘记了“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3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出版)这一基本轨道。当私有化的实行重新把劳动者转变为雇佣工人时,共产党政府的车轮已经脱离了基本轨道,翻车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