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大肥猪背后,“为人民服务”的1947年国共双版本
版画《欢迎刘邓大军南下》,邹雅,1936年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这是民国时代流行的一句民间谚语,大江南北,内陆沿海,中国各地皆有流传。其出处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末,张岱曾经吐槽明朝的官军,纪律远不如“匪贼”李自成:
“唐通、白广思、左良玉辈,乳虎饿鹰,弱肉强食,百姓遂有‘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之语,故宁可见贼,不愿见兵也。”
今天的人们,多数已经无法理解和想象旧中国老百姓经历过的那些苦难,比如为什么过兵要比过匪,对老百姓的戕害还要严重?
人民的军队,当人民深处水火,无论多么大的灾难,一声“解放军来了!”——人民就会欢欣鼓舞,看到生的希望,真的是久旱之望云霓。可在旧中国,一听说“过兵”,人民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版画《 来了亲人八路军》,彦涵,1943年
1933年,一位叫任时先的学者,出版了一本书叫《一九三一年之中国》,辟有专门的章节讲“兵灾”,开篇就写道:
“水灾疫疠除外,人民所受的痛苦,即是兵灾。兵灾最终之区域首推河南,历次战役均为重要战场,其严重自可想见。据报载,该省连年凶荒,又罹战祸匪患,惨酷情况,古所未有。”
有这么夸张吗?
或者说抗战胜利后,“国军”中央化(所谓“国家化”)之后,纪律是否有所改善,老百姓的感触会不会好一些呢?
今天就从一头大肥猪讲起,说说群众对国共两支军队的观瞻。
1947年夏季,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途中,路过豫东南一个叫砖寺(今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李楼乡砖寺村)的小集镇的时候。
这里有位叫周纪生的老大爷,家里三口人,除了老夫老妻,还有个独生女儿,务农之余,做点小买卖,日子过得很艰难。家里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口大肥猪,已经养得要出栏,有几个相熟的屠夫看过了,准备等大集的日子卖个好价钱,填补各种欠账窟窿外,还能有点小积蓄。
版画《拥护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古元,1943年
一天,突然来了几个国民党兵,也不知番号,反正歪戴帽、斜楞眼,背着枪,看着就不像好东西。发现了周家这头大肥猪,他们如获至宝,叫当家的出来说话!周大爷下地不在家,姑娘还小,生怕万一被这帮兵痞看到了,祸害了可咋办?于是老大娘赶紧迎出来,领头的家伙撇了撇嘴:
“国军南征北战,拼命流血,老子当年抗战八年,如今保境安民,把你家这头肥猪犒劳犒劳劳苦功高的兄弟们吧?”
老大娘气得直打哆嗦,可又不敢吭声,毕竟人家手里有枪,万一惹恼这帮兵痞,搞不好就人财两空,所以有点犹豫。几个国民党兵此时已经跳进猪圈,非常熟练地把大肥猪捆了个倒攒蹄,用杠子一穿,就要抬走。老大娘真急眼了,忙上前阻拦,被一把推倒在地,又踹了几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