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五月风暴”55周年祭
1968年5月13日,法国总工会号召全法工人总罢工,声援法国的进步学生。法国政府逮捕了抗议美帝发动越战的进步学生,引发了1968年3月开始的进步学潮,学生们在巴黎街头构筑起了街垒,对抗法国的资产阶级军警,在5月12日巴黎大学学生占领了学校并成立行动委员会后,法国政府强制关闭各大学,这成为此次法国工人大罢工的直接导火索。
仅首都巴黎,就有80万工人参加了罢工,接着罢工浪潮席卷整个法国,数百万罢工工人占领了300多个重要的厂矿,扣留资方人员……
工人阶级的广泛参与,将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场以学生和工人为主体的被称作“五月风暴”的而社会运动,爆发烈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震动了法国乃至整个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然而,这场学生与工人团结一心、声势浩大的、具有鲜明反资本主义特征的社会抗争,除了迫使法国资产阶级允诺提高社会福利,以及留下了一堆符号性的遗产,却没能达成改造旧世界的根本目的,很快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昙花一现。参与这场运动的法国进步知识分子,在19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进攻下毫无招架之力,进步思想和底层反抗被资本全球化悉数“消化”,“五月风暴”遭遇各种污名化和清算,参与运动的少部分人甚至成了资本家和资产阶级政客,变成他们曾经反对的样子。
五月风暴发生的重要历史背景,是经历了战后20年的“黄金发展”,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美发达经济体陆续陷入滞涨危机,失业人数高达50多万,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对前途感到迷茫。到1966年,法国成了欧洲共同市场里工人收入倒数第二低、工作时间却最长的国家。
特别是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的独断专行引起了法国社会的普遍不满,其一意孤行发展核力量的新帝国主义冲动,遭到了法国社会左右翼的共同反对,1954-1962年,法国镇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战争造成了11万人的伤亡和财政赤字的增加;法国政府对工会的打压以及反对罢工的立法引发了工人的抗争;削减小农户的农业资本垄断化政策激起了农民的抗争;傲慢的戴高乐对待处于焦虑和迷茫中的大学生同样很不友善……“干草”业已铺遍法兰西,缺的只是“星星之火”。
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震动了世界,对欧美的共产主义运动造成沉重打击,法国共产党这样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政党迅速“变修”,出现了“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潮流;在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爆发的民族解放战争中,阿民族解放军伤亡高达20万人以上,平民伤亡更是超过60万,而自我标榜马克思主义的法共,竟然完全站到了帝国主义的立场,公开支持法国的殖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