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德|驳沈志华:关于朝鲜战争,哪些是误判?哪些不是误判?

2023-07-25 7149 6
作者: 张兴德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朝鲜战争爆发及其演变、扩大的历史教训:多方领导人的误判

——写在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张兴德

  作者按:在研究朝鲜战争史的论著中,对朝鲜战争爆发原因的研究虽多,但观点各异。现在流行的观点是以沈志华为代表的曲解所谓解密档案而得来的理论,将朝鲜战争的爆发说成是斯大林的阴谋。近年来出版的一系列研究朝鲜战争的著作,却对朝鲜战争原因一略而过。这就是本文的写作出发点。

  摘要:正确地战略判断,对战争的影响极为重要。就朝鲜战争的爆发来说,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一点是多方的战略误判。朝鲜和苏联领导人误判美国不会干涉朝鲜内战,美国政府决策层和军方误判“联合国军”进军鸭绿江边,中国不会出兵抗美援朝。中国当时对朝鲜战局的战略判断与决策,主要从中国的安危出发,同时考虑中朝、中苏关系多种因素决策的,则不能说是误判。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影响世界格局和历史演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军事事件。2023年7月25日是朝鲜战争停战70周年。我们在纪念这个日子的同时,认真总结、吸取其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当前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今中外的一切战争,之所以逐渐形成并最后爆发,甚至扩大,无不有其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和直接原因(所谓“导火索”)。研究战争不能不首先研究这些问题。就朝鲜战争而言,亦是如此。

  朝鲜半岛战争开始于朝鲜内战。就朝鲜内战爆发的历史原因(内因)看,其久远性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其现实原因则同当时世界总体形势有直接关系。可以说,朝鲜内战爆发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注:上述各观点见拙著相关文章)。就战争爆发和扩大的直接原因而言,则是因为朝鲜、苏联、美国政府三方对当时各方的误判。这给我们这些后代带来诸多启示,研究这些误判,对处理当代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无疑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朝鲜领导人对半岛形势的误判

  由于“二战”之后的历史曲折演进,金日成和李承晚最终分别代表了当时朝鲜内部的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各自依靠苏联和美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体系。他们建政伊始就尖锐对立。双方都不承认三八线为“国界”,分别是南方诸岛和鸭绿江边。都想用“武装统一”对方。苏、美先后从朝鲜撤军后,三八线南北军事冲突不断,成为双方即将发生的战争的“预演”。到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借机南下,开始了武装统一祖国的行动。

  客观地说,就其性质而言,金日成的南下,是朝鲜民族为统一祖国的内战。从当时朝鲜局势看,金日成如果推迟南下,李承晚也即将北上。朝鲜民族的统一,通过和平的方式当然很好,但是用武力统一,他国也无权干涉。同当时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一样,朝鲜内战爆发是迟早的事。就其行动的性质而言,它同1949年毛主席挥师百万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并无不同。也同历史上美国的南北战争性质基本一样。对此,站在世界发展史的角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金日成的行动无须更多指责和否定。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