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历史过程梳理
1、文家市决策。
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召开前敌委员会议,讨论行动方向问题,否定了余洒度“先取浏阳,直攻长沙”意见。
在卢德铭支持下,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
避实击虚,不干无把握事。
在里仁学校操坪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全体人员讲话,毛泽东说:
1、中国革命没枪杆子不行;2、万事开头难,干革命不能怕败、怕难,不能悲观;3、我们有千千万万工农群众支持,团结一致,继续战斗,胜利一定属于我们;4、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
武装对抗剥削阶级、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团结大多数,先进力量领导带动多数力量、把握主要人口的主要矛盾,发动组织主要人口、不干无把握的事,用“雷公打豆腐”的方法。
2、莲花城战役。
在芦溪损失惨重的革命军决定攻打莲花县城。在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配合下,革命军攻克莲花城,将县府粮仓的粮食分给贫苦群众。
依靠群众、帮助群众,从而有组织的解放群众。
3、莲花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
听取莲花县党组织农民武装以及永新、宁冈农民武装斗争等情况汇报之后,证实井冈山确实有两支地方武装。
“上山”志愿——扎根发展——有策略的斗争。
4、三湾改编。
革命军内离队严重、长官打骂士兵、纪律松弛。发现问题的毛泽东决定对队伍改编:
①整顿组织,将师缩编为团,去留自愿,枪留下,给路费。革命没有讨价还价。
②建立各级党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统一领导。
③部队内实行民主制度。军官不准打骂士兵,士兵开会有说话自由,连营团三级建立土兵委员会,委员会有权力批评、监督上级的生治作风,负责贯彻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
真正意义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探索在无产阶级占当时社会总人口极少数、农民小生产者为主要人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道路。
5、古城会议。
与袁文才部代表接触,说明工农革命命军政治主张和来意,表示愿意合作,一起开展革命战争。
在古城会议总结秋收起义经验教训、着重讨论了“安家(建立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活动的问题,进一步了解井冈山地区的情况,确立对袁文才、王佐部队改造的方针,决定尽快在茅坪设立后方留守处和部队医院。部队在井山周围开展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