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援外第一战:越法边界战役,陈赓建议围城打援
1950年,应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越南进行军事物资援助,同时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军组织边界战役。中国军事顾问团到达越南后,帮助越军确定了作战方针,承担了作战计划的制定,并全程参与了战役指挥,为越军赢得边界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应胡志明的两次请求,毛泽东决定派出“土顾问”援越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由来已久。早在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就连续对越南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最终于1883年迫使越南签订了《第一次顺化条约》,承认法国统治越南全国。期间,清政府作为宗主国派兵赴越抗法,虽然黑旗军在与法军的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但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仍然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从此,越南、老挝、柬埔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入侵越南,法国同意日军驻扎,越南沦为法日双重统治的殖民地。日本投降后,印度支那共产党在河内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但法国政府不愿意放弃在越利益,很快组织7万远征军紧急开往中南半岛。此时,组建不久的越军难以与现代化装备的法军正面抗衡,渐渐退往紧邻中国的越北山区和农村地区,最后依靠游击战渐渐稳住了战线,将战争拖入了相持阶段。
1949年9月,中国革命斗争取得基本胜利之际,胡志明亲笔致信中共中央,请求援助越南的解放斗争。此时,与越南毗邻的广西、云南尚未解放,援助越南的条件尚未成熟。广西解放后,胡志明立即穿越法军封锁线,于1950年1月30日秘密到达北京,再次请求中方提供援助。此时正值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刘少奇即代表中共中央明确表示愿意帮助越南的抗法斗争,并安排胡志明去莫斯科会见斯大林、毛泽东,共商抗法大计。
胡志明到达莫斯科后,斯大林表示,越南与中国地理位置靠近,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援越工作宜主要由中国负责。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胡志明乘同一专列回中国。在火车上,胡志明再次提出了向越南提供军事物资和派遣军事顾问的请求。对于援助军事物资,毛泽东爽快地表示尽力相助。但对于派遣军事顾问的问题,毛泽东则有些为难地说,中国军事干部多是土生土长的,你们如果实在要的话,也只能是“土顾问”啊!胡志明则说,“土顾问”我们也要,我相信他们能帮助我们打败法国人,你们不是把美国全力援助的国民党军队消灭了吗?
毛泽东回到北京后,不久即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认真研究了援越抗法的问题。最后认为,越南民族解放事业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予以支援和帮助,这也是巩固中国革命胜利、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包围所需要的。不久,中共中央就指派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罗贵波作为联络代表,先去越南进行调查研究。罗贵波到达越南后,经研究提出须先在中越边界组织一次战役,以打开中越之间的交通线,创造一个援越抗法的有利局面。为打好这次边界战役,越方除请求中国援助军事物资外,还请求中国尽快派出军事顾问人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