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中美大对账,历史并不比现实无趣(上)

2025-02-21 1675 0
作者: dangrenbei 来源: 党人碑

图片

  毛泽东与福尔曼,1944年,(美)福尔曼 摄

  1944年1月1日,元旦。

  这天蒋介石的心情相当得意,对未来一年的发展走势,充满自信。

  在例行的新年文稿中,蒋介石声称:

  “今年为对日军最后决战的一年,只须大家执行共同作战所定方略,必可使敌寇片甲不返。”

图片

  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1941年,(美)福尔曼 摄

  为此,蒋介石在日记中,拟定了年内可顺利达成的三个军事目标:

  “甲,克复宜昌(六月间)、武汉(十一月间);乙,打通滇缅路(十二月间);丙,防止倭军打通粤汉与平汉路及浙赣路。”

  事与愿违,就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日军孤注一掷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我称之为“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方面,一溃千里,不但损失军队60万人上下,更使豫、湘、桂、粤等省大部和贵州一部,146座大小城市(含4座省会)、6000万人口、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于敌手。

图片

  豫湘桂战役要图

  由此,国内外舆论对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充满了严重愤懑,口诛笔伐之声不绝于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各界舆论越来越倾向CPC,倾向延安。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对CPC的新闻缝索和娱论攻鸡,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CPC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普遍向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歼灭敌人,收复失地,不断把日伪军进一步压缩到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附近,越发没有市场,逐渐成为笑柄。

图片

  豫湘桂战役中,颠沛流离的难民

  美国的《纽约时报》都在吐槽:

  “众所周知,从重庆寄回美国的书信不少都说我们选错了支持的对象。事实上,如果今天对在重庆的外国人进行公民投票,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支持我们放弃重庆转而支持仲供。至少他们看到,在仲供控制的地方,政府是清廉的、有效的、是把群众的福祉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和口产口人鼓励民众忠诚相反,重庆正一点点地失去民众的忠诚,尤以在中国人的知识层为甚。他们看到挡橘加大对思想和言论圧织,不是为了推动抗战,而是为了国内政治斗争。他们认为国民党已成为龙短征党,成为僵化、反动的、将触角伸向每一条政治和经济权力渠道的官僚机器。”

  即便国民党内,这种声音也比比皆是。

图片

  国民党军士兵,陕西,1944年,(美)福尔曼 摄

  蒋介石的亲信陈诚,在接见中统分子、中央社记者丁履进为首的12名西安新闻记者时,这些国民党铁粉,纷纷表示对国民党宣传工作的极度苦闷。他们提出了三个观点: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