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破裂的边缘: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1958

2025-03-10 1526 0
作者: 邢和明 来源: 党史博采

  如果说1957年中苏关系以合作为主,那么到了1958年,更多的则是争吵和相互指责,中苏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之窗便由此打开。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中苏闹僵实际上是在1958年,他们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这一年发生的三件事,确实对中苏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

  赫鲁晓夫说,当我们提出要在中国领土上建立无线电台的时候,我们满以为中国人会给予合作。没想到,毛泽东勃然大怒:“你们怎么敢提出这样的建议!这种建议是对我们民族尊严和主权的侮辱!”

  这一年,在中苏之间发生的诸多事件中,人们谈论最多的恐怕要算“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中国人普遍认为,中苏两国领导人之间第一次正面冲突是中苏关系闹翻的开始。因为中国领导人认为,苏联领导人的行为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赫鲁晓夫想控制中国。这似乎已经成了历史定论,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苏联第一艘核潜艇“列宁共青团”号(现保存在克朗斯塔德的海军荣耀展馆)。

  1957年12月,苏联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试航成功。随之而来的是,苏联海军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技术性难题,即外出潜艇如何同本国取得联系。依据当时的条件,只能通过无线电台进行联络。如果在苏联本土建立长波电台,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可靠性也难以保证。因此,苏联海军提出:南太平洋的无线电台放在中国海南岛,承担苏联在南太平洋潜艇舰队的联络任务;印度洋的无线电台放在印度半岛。赫鲁晓夫否定了第二个方案,他还责问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苏联在印度洋有什么利益,“打算在那里跟谁打仗呢”?当时在两大阵营对立、美苏处于冷战状态下,中国和苏联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况且,中苏两国又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所以,在苏联领导人看来,在中国海南岛建立长波电台不会有什么问题。

  关于事情的起因,赫鲁晓夫回忆说:我们刚开始生产内燃机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就向我们提出建议,要求中国政府允许我们在中国建立一个无线电台,以便我们能同在太平洋活动的苏联潜艇舰队保持联络。我们在领导班子内部讨论了这件事,决定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议。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对我们自己和中国都是同样有利的。我们和中国人毕竟有着保卫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目标。

  在向中国政府提出建立长波电台之前,苏联曾答应帮助中国建造潜艇,并且把设计图纸都交给了中国,甚至派出专家到中国来选择建造潜艇的地点。所以,苏联领导人认为,他们向中国提出这一建议,中国领导人肯定会给予积极的配合。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