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坨五勇士:堪比狼牙山五壮士的又一曲壮歌
脍炙人口的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事迹,早已成为中国人民抗御外敌、宁死不屈的精神象征,而在狼牙山东80余公里的涞水县紫石口村曹霸岗(1957年因水源枯竭归并紫石口村),也曾发生过一起同样震撼人心的悲壮事迹:八路军五勇士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拼死搏斗,完成任务后身陷绝境,为不当俘虏,奋身跳下百余米高的鸡蛋坨,全部壮烈牺牲。
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于1938年,涵盖北京西部12个县,中心位于涞水县山区的蓬头、福山口一带。八路军依托平西,开辟了平北、巩固了冀东,形成了包围北平、震慑天津和保定的战略态势,宛如一把利刃直插日军心头。为了消除心头之患,日军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平西军民凭借艰苦卓绝的奋战,粉碎了日军一次次进攻。
1942年底,平西抗日根据地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氛围。在涞水县紫石口村的曹霸岗,军民间一片热闹的景象,大家采来松柏树枝,在7团门口搭起彩门,筹备新年的军民大联欢。然而,屡遭打击的日军第二混成旅却从宛平、涿鹿、房山等地调集了2000多日伪军,分三路扑向平西军政领导机关。12月27日凌晨,400多日伪军趁着夜幕的掩护,长途奔袭根据地门户紫石口村,妄图一举消灭驻扎在此的八路军7团,而后与其他日军合围我领导机关。
当时,7团大部队已跳出根据地,在日军占领区纵横驰骋打击敌人,仅留下2连和特务连执行警戒任务。团首长当即决定:由特务连负责机关和后勤部门转移,2连则留在一线阻击,拖住敌人并掩护群众脱离危险。这时敌人已抵达马各庄滩头,2连迅速占领松树岭主峰。1排被部署在前沿的山头。负责侧翼的是2排8班,由副排长李连山负责。他身材魁梧,作战勇敢,是冀东遵化县人,1938年冀东大暴动后随4纵撤退来到平西。趁着晨曦,战士们开始紧张地构筑工事。由于正值严冬,冻土挖不动,战士们便把能搬动的石头搬来,垒成掩体。刚刚安排妥当,尖兵部队就与敌人接触,传来一阵阵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战斗就此拉开序幕。
◆鸡蛋坨
此时,来自房山、涿鹿的敌人开始汇合。经过急促的炮火准备后,向松树岭逼近。借助晨曦的微光,战士们已能看见敌人头上的钢盔和刺刀发出的寒光。17岁的8班战士王文兴已是有两年半党龄的“老党员”,他沉着地匍匐在突出部位,待蜂拥而上的敌人接近前沿时,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大家手中的枪一齐向敌人喷出火舌,紧接着一颗颗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敌人来不及还击,就连滚带爬地滚下坡去,阵地前沿的山坡上丢下了一片敌人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