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欧美却被淡化,“劳动最光荣”在中国叫得最响

2025-04-29 1412 0
作者: 孟彦 来源: 虚怀论语

  五一国际劳动节,英文称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起源于19世纪末的国际工人运动。既然是“国际劳动节”,那么世界各国都应该过这个节日。

  其实并不尽然。

图片

  △1886年4月,芝加哥25万工人大罢工

  起源: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19世纪后期,欧美工业化国家工人劳动条件恶劣,普遍面临超长工时(每日12-16小时)、低薪和缺乏保障的困境。1884年,美国工会联合会提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诉求。

  1886年5月1日,美国约3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芝加哥成为运动中心。 5月3日,芝加哥警察镇压罢工工人,造成多人死伤 。5月4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集会抗议时,炸弹爆炸引发骚乱,警察开枪镇压,史称“干草市场惨案”。 后续审判中,多名工人领袖被处决,激起全球劳工阶层的愤怒。

  1889年,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成立大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芝加哥工人的斗争,并推动全球劳工争取权益。

  1890年5月1日,欧美多国首次同步举行大规模工人游行,要求八小时工作制和社会保障。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将五一节定为法定节日,赋予其“劳动者主权”的政治意义。

图片

  “国际劳动节”传入中国

  1920年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在上海、北京组织中国首次五一纪念活动,发表《五一运动史》文章,呼吁“劳工神圣”。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五一节作为动员工人的重要节点,组织罢工和游行。

  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将五一节定为法定假日,颁布《劳动法》保障工人权益。1927年3月,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强调“工农联盟”,五一节成为阶级动员的象征。

  1949年12月,新中国政务院正式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全国放假1天。

图片

  △莫斯科庆祝劳动节。

  其实国际劳动节并不“国际”

  中国:5日1日为“法定假期”,各地举办表彰劳模、工人游行等活动,强调“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

  俄罗斯:5月1日为法定假日,通常与前后周末调休形成连续假期。现保留大规模群众游行传统。

  法国:5月1日放假1天,称为“铃兰节”,民众互赠铃兰花象征好运。 工会组织游行,呼吁保障劳工权益。

  德国:5月1日全国放假,部分州(如柏林)会延长至周末形成小长假。左翼政党与工会常借此日发起示威,聚焦最低工资、工时等议题。

  美国:将劳动节(Labor Day)定于9月第一个周一,与五一无关。但芝加哥等城市会在5月1日举行纪念活动,缅怀1886年“干草市场事件”。 为避免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关联,刻意淡化五一的政治色彩。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