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王申酉的解读令人困惑
王申酉1977年3月被判死刑,4月27日被处决,1981年4月被平反。40多年来,他被戴上“中国思想史上的失踪者”“青年思想家”“冷静的思想者”“杰出的青年思想家”等桂冠受到追捧。但仔细分析,媒体对王申酉的解读不合情理、疑点重重。那么,谁是王申酉呢?
据《“文革”疯狂中冷静的思想者王申酉》《王申酉昭雪记》《初识“中国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王申酉有感》等文章披露:
王申酉,男,1945年8月生于上海,出身工人家庭,其中,父亲是上海闸北工商联勤杂工人,母亲是火柴厂女工,由于出身贫苦,一家人都曾获得党和政府照顾。1962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物理专业。1964年,因在日记中书写“反革命言论”被同学举报,被认定为“反动学生”。1965年,因申请加入共青团被要求交出日记,遭到王申酉拒绝。1966年6月,曾短暂参加“红卫兵”,后因反思“文革”成为“观潮派”,为解决思想困惑,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书籍。
1968年1月,“清队”时受到残酷批斗。学校向上海市公检法军管会控告说:“(王申酉)书写反动日记、收听敌台广播和盗窃学校大量书籍”,后被逮捕,入狱1年3个月。另有文章说,王申酉1968年遭到隔离审查,在此期间遭到折磨,但他宁死不屈,坚持学习英语、德语,潜心阅读科技及其他方面的书籍,关心国家及世界大事。
1970年11月,被下放到大丰干校监督劳动。据说他在繁重的劳动之余,集中精力通读《资本论》3遍,通读《马恩全集》到第十三卷,做了几百万字的读书笔记。约在1973年,又被下放到上海奉贤“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1976年9月10日,毛主席逝世第二天,他在给女朋友写“情书”时被监管人员发现,在争夺时吃掉部分“情书”,剩余“情书”被看作“反革命黑文”,后被保卫处关押。
1976年11月,被拘留所关押,后被捕入狱。同年11月18日到23日,他写出长达6万字的长篇“供词”,全面反思了建国以来一系列“极左”思想的恶果,提出了尊重价值规律,打破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等系统改革主张。
1977年3月,因攻击“伟大领袖”、攻击“文化大革命”、攻击“反右派运动”、攻击“反右倾运动”、攻击“大跃进”、攻击“人民公社运动”、攻击“批林批孔”、攻击“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九项罪名,被上海高院判处死刑;4月27日被处决。
回顾王申酉短暂而曲折的一生,感觉媒体对他的解读令人困惑。
困惑一:王申酉真的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的热爱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