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机枪还是要机炮?美国空军为什么输得那么惨?


  朝鲜战争期间,中苏空军与美国空军在装备上的区别,也导致战果上的区别。

  苏联空军与志愿军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米格15与米格15比斯都装载两门23毫米口径和一门37毫米口径机炮,而美国空军主力战机F84与F86A都是装载6挺12.7毫米口径机枪。

  苏联空军的航空枪炮发展史也经历了口径从小到大、种类由少到多、性能由弱到强的一段历程——即由机枪到机炮的发展过程。

  苏美空军武器配备风格均延自二战时期,但二战结束后,苏联空军战斗机已经完成机枪到机炮的完美过度。可美国空军直到先后在朝鲜战场与越南战场吃了大亏后,才知悔改,给战斗机换装机炮。

  美国空军二战飞机武器20毫米机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机枪才是主角——二战中美国还没有足够成熟的20mm航炮,有时还要依赖英国人的产品,可是把英国航炮应用到美军战机上会出现难以适应的问题,所以美军还是决定使用自家的12.7mm机枪。

  在美军看来,航炮的可靠程度并不如机枪,在美国海军与陆军进行战机规划的时候,也考虑到将战机武器升级为航炮,当时选定的也是20mm口径航炮,甚至还设计了相关产品。可是在交付以后美军发现它的可靠性太差,技术不合格,时常发生走火事件。

  航炮要位于机翼上,一旦发生走火,机翼的重量就会有失平衡,甚至出现卡弹问题,这会连累到后续的瞄准操作,战机的有效战斗力都会因此受到波及,这个问题困扰了美军许久,二战结束了也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二战中,美军当时主要的对手是日本的战机,不一定非得需要航炮才能消灭对手,利用12.7mm机枪也可以满足需求了。当时的日本战机具备航程远、灵活性强等优点,可是在机身重量和防护方面却略显不足,主要依靠的是轻型战机,用机枪就完全可以搞定。

  其实二战时期空中战机斗法多是在近距离可视范围之内进行瞄准射击,机枪是最适合进行这种近距离击杀的,可见选择12.7mm机枪是对美军而言最正确的选择。更何况12.7mm机枪的成本很低,装备子弹的数量远远要超出炮弹,当时美军的飞行员都是匆忙之下组织起来的,子弹数量庞大,新手飞行员肆意挥霍也不会太可惜。

  再有一点就是美国空军当年对日本战机进行追击往往要进行远程奔袭,有些战机还要担负远程护航任务,此刻弹药数量对战机的整体作用就十分关键了。不只是在对抗日本的时候,在欧洲战场中,美军当时的P-51战机配备的也是机枪而不是航炮,就是考虑到这一点。由此可见,选用20mm航炮来对付那些皮糙肉厚的轰炸机是十分明智的,但是日本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对美国进行大规模轰炸,更何况那时战机还可以考虑携带炸弹或是火箭弹,美国战机想要打败日本,根本没必要专门打造20mm航炮。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