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书苑签名书丨晚清改革五十年:终于讲清了大清灭亡真相

2024-01-12 1109 0
作者: 南翔书苑 来源: 南翔书苑

图片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

  作者亲笔签名版

图片

  谌旭彬笔名言九林,青年作家,资深历史编辑,十年原创经验,原为腾讯历史频道主编,对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颇有心得,现为“腾讯新闻·短史记”主编,在多家媒体上发表过历史类文章。

  内容简介

  1861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庄。为了壮大国力,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在慈禧和奕䜣的带领下,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

  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总理衙门的创设、同文馆的建立、近代海关系统的引入、洋务军工企业的创办、外交使团的西行、广学会的成立、废除武举、昆明湖里练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强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灭亡。

  在1861-1911这五十年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关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识的太后、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被逐离政坛的恭亲王等权谋与争斗不绝如缕的清廷高层;还有深埋改革主张的冯桂芬、选择性“开眼看世界”的斌椿、时代的出局者徐继畬、身陷教案的曾国藩等有挣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时也有挑战君权神圣的严复、要做陈涉的官二代谭嗣同等图变图强的有识之士;也有在天下观与国家观的碰撞时,作为惨淡时代中流砥柱,但又困于传统礼教之中难以自拔的乡绅;以及生活本就已经支离破碎、濒临崩溃的底层民众。

  不是太后变了,是改革在变

  济南时报

  记者:“《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主要研究描述1861—1911年这五十年间中国的改革进程。从大历史角度看,这五十年虽然为时不长,但确为殷周以来3000年最为关键的历史节点。”马勇老师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请您简略谈谈为何这五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历史节点?

  谌旭彬: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改革。先秦时代就有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后世又有王莽改制、两税法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雍正摊丁入亩改革等。这些改革普遍可以归类为财政改革,也就是中央政府为了解决财政缺口(人力与物力)而启动的改革。

  晚清改革则不然。这场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财政缺口,而是如何与世界接轨,如何融入到新的契约社会与国际法社会之中,并在这一接轨与融入的过程中实现国家的近代化转型,也就是从皇权时代进入到民权时代。这是前所未有的课题,所以身在其中的李鸿章才会将之称作“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也是晚清五十年改革史值得重新梳理并总结经验教训的原因所在。

  记者:《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长达50多万字,引用和使用的史料卷帙浩繁,这本书的写作一定比前两部更艰难一些。为了写作这本书,您做了哪些准备?有哪些新史料、观点对您写作这本书很有启发吗?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