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抗美援朝影视创作观的变化

2021-10-17
作者: 徐焰 来源: 环球时报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65年前上映的首部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岭》的主题歌,至今仍是感动着亿万国人的激昂旋律。几十年来神州大地经历沧海桑田的社会巨变,描绘那场“立国之仗”的影视作品却历久弥新不断推出,近来又迎来一个创作播映高峰。

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

  笔者从童年、青年直到步入老年都一直关注着这类影视作品,如今纵观这些作品,深感时代变迁引发了创作方针和手法的不断变化,但把握好正确历史观和创作思想的主旋律始终是重中之重。

  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当然要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创作之魂,其中包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此前提下将历史真实性和艺术加工结合,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的作品。

  好的艺术创作都源于生活。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拍摄抗美援朝战争题材影片时,许多编导是战争亲历者,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再做适当的艺术发挥,就能以合乎战争环境的镜头感染观众。继《上甘岭》后,国内又拍摄了《长空比翼》,这是新中国首部空战片。进入上世纪60年代又有《铁道卫士》《烽火列车》《英雄坦克手》《奇袭》《英雄儿女》和《打击侵略者》等,至70年代还拍摄过《奇袭白虎团》《激战无名川》等,都是讴歌中国军民不畏强敌的奋战事迹。

  当年我曾请教文艺界一些前辈,他们曾戏称“创作三件宝——英雄、乐观、党领导”。受历史局限,当时一些片子存在简单说教、人物形象单一和对敌描绘脸谱化等问题,但毕竟都贯穿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那个缺少电视和其他视觉传媒手段的年代成为亿万军民的重要精神食粮。

  改革开放后,国内文艺创作空间大大扩展。一些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抗美援朝影视作品时出现一个变化,即注意人物心灵深处的发掘而让主角更加鲜活。这种打破教条化和脸谱化描绘的突破开拓了观众思路,使其能用适应国际大潮的角度看待外部世界。上世纪80年代末以后,国内还出现了表现领袖人物的创作热。多少艺术作品的成败事实都说明,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本身就是生动感人的,如实表现并略做艺术加工就能吸引观众。当年出现的为了刺激眼球而胡编乱造的影片很快就会让人嗤之以鼻。

  由于对外开放后社会出现了多元化,西方一些历史观和强势文化也影响到中国影视界,看待以往战争的历史观也一度受到虚无主义的冲击。比如有的描绘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连续剧竟出现混淆战争正义性属于谁的错误,出现媚美倾向。影视界出现的一些教训也证明,创作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决定作品好坏,不抵制和肃清西方及国内某些“公知”在传媒领域包括影视界的不良影响,会导致观众尤其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出现思想迷茫,这会动摇过去引为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得到贯彻。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不忘初心”和传承红色基因的要求端正了创作思想,有力打击了文艺领域过去出现的某种“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去历史化”和“去主流化”倾向。近些年,国内又推出不少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包括领袖、元帅和将领的传记片),形象生动表现战争期间从领袖、高级指挥员到一线指战员的奋斗事迹,其品位、格调和拍摄手法也有新的提升。

  去年国内隆重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影视界又推出一批作品。其中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广受好评并引来前所罕见的收视率。这部连续剧既基本如实描绘了高层做出入朝参战艰难决策的不易,又全面表现了整个战争期间各次战役的过程,突出了志愿军的主要英模。剧中虽有一些艺术虚构,但却不违反历史环境且合情合理,虽因创作时间仓促有些不足却瑕不掩瑜。

  如今影视作品需要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但首先还是要注重政治性,在不违反历史条件时可以做些艺术虚构,却又不能再搞“神剧”以刺激眼球追求票房而沾染过重的铜臭气。近来热播的一些表现抗美援朝的故事片激发了广大观众爱国主义激情,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把握正确的创作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向已远离那场战争的观众提供真正的正能量,激励人们在强国强军道路上继续发扬雄赳赳、气昂昂的豪情砥砺前行。(作者是军史专家、教授、少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