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跟历史上的抗战原来差距这么大!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咳,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决反扫荡!钢刀插入敌胸膛,巍峨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争民族独立,争人类解放,这伟大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的肩上。”
这首耳熟能详的八路军军歌在当年的抗日根据地军民中被广泛传唱,歌词交代了人民子弟兵的艰辛成长史,这支军队经过了十年的苦斗,才得以锻炼成不可战胜的力量,为了抵御外侮,将士唱着慷慨悲歌上战场。而活在当代社会的我们,已经对当年那些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先辈们的英勇斗争事迹印象模糊了,我们更容易也更愿意相信的历史却存在于许许多多的抗日战争剧里。
现在荧幕上常见的影视剧,剧中角色有的武功高,能徒手攀墙、空手接白刃;有的善使暗器,杀人于无形;还有的开局一辆车一把机枪,直接端掉敌军大本营等各种奇幻操作,为了收视率和效益,编剧脑洞大开无下限地写,导演为一炮走红也真敢拍。这一种影片属于给主角加buff,大力渲染个人英雄主义。比如《抗日奇侠》一类。
还有一种影片,在赋予主角奇特光环、渲染个人英雄主义的基础上,随意捏造事实,尤以过分夸大国军抗战功绩的现象为主。比如《苍狼》、《雪豹》一类。
前两类影片都算比较容易被吐槽的,接下来这一种影片尤为突出:演员演技功底扎实,导演拍摄水准很高,但仍在强调、突出个人的英雄主义色彩,并同时放大了主角身上的各种不良习气。比如《亮剑》一类,主角李云龙有一句火爆全网的口号:“你他*的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出来!”他的粗爆脾气由此可见一斑,不但如此,他身上的江湖义气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当跟他有过命之交的警卫员魏大勇魏和尚被土匪杀害时,他打着为兄弟报仇的口号,违反军纪拉出部队找土匪算账,最后果断地一刀把放下武器的土匪给砍了!
剧中对李云龙有血有肉讲义气的刻画的确入木三分,打动了荧幕外的观众,让他们拍手叫好:李云龙真是个义薄云天,侠肝义胆,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好汉子,果然有真性情!
然而,被这些影视剧模糊的那段抗日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场就能凭这样的指战员的个人聪明才智、身上会奇门异术的战斗员取得胜利不成?
这本由薄一bo编写的《论牺盟会和决死队》就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来到当年真实的山西战场!
(点击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