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见,不叫领导”:毛主席领导抗战的高超艺术
作者按:今年九月有三个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不可忘怀的日子:九月二日是中华全民族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月九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45周年纪念日;九月十八日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实施妄图征服中华民族计划,中国共产党开始动员全民族实施对日本侵略者顽强抵御的起始纪念日。在这个九月里,我用一篇题为《天才的预见是中共在抗战时期脱胎换骨的根本保证》的读书笔记,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大剧的总编剧、总导演,对抗日战争进程、结局总是处在高瞻远瞩地位、做出天才预见并引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实现脱胎换骨变化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
从1931年9月18日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同样对于毛泽东,都有无与伦比的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陕北时只有大约三万子弟兵,全国的共产党员恐怕还不足此数。即便是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个师加上新四军也不过五六万人枪。而抗战胜利时,共产党领导下的正规军已有九十万人马,加上地方部队,则有一百二十万众。全国的共产党员也达到百万。
问题是,还不止这种数量上的变化,质量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人民军队的指挥中枢强大,战略部署及战役组织能力高超;各级指挥员军事素养极高,贯彻上级指挥意图坚决,处置战场现场情况灵活机动;士兵思想水平极大提升,战斗意志坚强。真可谓官兵上下同欲,纪律严明,已成就为一支人民的铁军!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也已有了脱胎换骨的质变。彻底清算了教条主义、机会主义的影响,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初步形成全党的共识;全党有了成千上万个具有一定马列主义水平,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独当一面的各级干部;党员的绝大多数,党性坚强,宗旨明确。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了足以左右中国局势的任何人都不可小觑政治力量。
更何况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人口已有一万万,约占当时全国人口四分之一。根据地内政治开明,生活安定,军民团结,人民热爱共产党之情,爱戴人民领袖之心,溢于言表,载入歌咏。
尤其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八年当中,毛泽东真的迎来了自己二十年前预言的中日一战,得以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展现其高瞻远瞩的风采;在更为复杂的局面中,表现其唤民、联友、拒敌的才能;在更为残酷的战争中,施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才华;成为了思想成熟,理论升华,众望所归的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