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如何布局中国外交从而突破帝国主义封锁包围的?

2021-09-17 1263 0
作者: 李振 李志铭 来源: 淮左徐郎本尊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用浓郁的湖南乡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同一天,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发出通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在较短的时间内,新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后有26个国家对新中国表示了外交承认。其中,既有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亚洲民族独立国家,也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荷兰等,但没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东西方冷战格局下,新中国的成立,遭到戴着意识形态眼镜的美国的敌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美国试图通过“遏制孤立”政策,编织一张封锁包围网,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面对封锁包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没有屈服,中国人民没有逃避。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新中国军民团结,上下一心,坚决斗争,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自信和“敢教曰月换新天”的豪迈,上演了一出成功突围的大戏。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中国人民重建家园的时候,1950年6月25日,近邻朝鲜,战火重燃。

  让新中国大感意外的是,大洋彼岸美国的反应,首先指向中国。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理由是,台湾“地位未定”,现时“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举动,打乱了中国大陆派军队渡过台湾海峡,完成国家统一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在中国人心中,激起的不仅是失望,更是愤怒。从那以后,直到今天,作为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始终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根本症结。台湾海峡两岸不得统一,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隐痛。

  更危险的是,1950年9月,美军在朝鲜半岛仁川登陆,组织了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战。他们很快突破作为南北朝鲜分界的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推进。不断后退的朝鲜政府紧急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支援,苏联政府也建议中国派遣部队援助朝鲜。

  出兵援朝,事实上是直接对抗美国。当时,新中国政权还没有完全巩固,经济社会百废待兴,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更是落后。从国力上讲,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1950年,美国的GDP是2800亿美元,而中国仅有100亿美元。中美之间极不对称的力量对比,就像是壮汉与儿童的拳击比赛。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