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基辛格鲜为人知的“隔空交火”
有的朋友提出了一个疑惑,就是毛主席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在1974年提出的,那么为什么在1971年还没有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就已经强调第三世界的作用了呢?这是不是不太可能呢?笔者在这里就简单的谈一谈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顺便也澄清一下当前流行的“毛主席强调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是针对苏联”、“毛主席很赞成基辛格的美苏中大三角理论”等错误说法。
一
毛主席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的确是在1974年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时候,但是世界上最早的三个世界划分则是法国人口学家、经济历史学家阿尔佛来德·索威1952年在《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一书中首先使用的。他写道:“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世界(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却常常忘记还有一个第三世界。”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境遇类似于当年法国第三等级那样“遭到忽视、剥削和鄙视”。
从这里面可以看出,这个西方学者对于第一和第二世界的划分是严重不合理的。因为无论是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铁板一块,特别是西方国家之间美国与西欧和日本更是有着明显的地位等级差别。不过其对于第三世界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符合实际的。因此1955年亚非会议后,“第三世界”这个概念逐渐被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所接受。同年,联合国正式使用“第三世界”术语指代这些国家。
针对这种情况,1964年1月17日,毛主席在同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美籍专家柯弗兰、爱德乐和中国籍专家爱泼斯坦谈话时提出,当时有“两个第三世界”。第一个“第三世界”和过去“第三世界”术语指代的国家基本相同。第二个“第三世界”则是指除美国外以西欧为主的其他西方国家,强调其也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一样受美国压迫。这不仅改变了过去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把西方国家视为铁板一块的错误看法,有利于全世界团结起来反对美国的霸权,也为十年后正式作出全新的三个世界划分奠定了基础:
“美国现在在两个“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个‘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第二个‘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这些国家一方面压迫别人,另一方面又受美国压迫,同美国有矛盾。第一个‘第三世界’中,有一个地方叫南越,美国就是没有办法把那里的人民压下去。而且这样的事以后还会不断地出现。不能设想,美国只在两个‘第三世界’遇到抵抗,而独独在苏联和东欧会不遇到抵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 一九五九年一月-一九七六年二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01,第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