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来意:大锅饭、平均主义和毛主席的“有饭大家吃”

2021-09-19 7866 6
作者: 耿来意 来源: 乌有之乡

  人们一提起“大锅饭”,就会想起建国后前三十年,跟“干多干少一个样”、“出工不出力”、“平均分配”等认识划等号,心里不免充满成见,觉得这就是那时候的制度,压制了人们的积极性,社会没有生机和活力,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打破大锅饭”,社会才生机勃勃起来了。

  这种认识和逻辑对不对呢?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是对历史的一种极大的偏见。

  就绝对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毛主席是竭力反对的,不仅表现在解放后,在革命战争时期 ,他就一直跟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进行斗争。

  1929年12月,毛主席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中,对红军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批判和纠正,这些错误思想就包括绝对平均主义,他列举了平均主义的种种表现,如“发给伤兵用费,反对分伤轻伤重,要求平均发给;官长骑马,不认为是工作需要,而认为是不平等制度;分物品要求极端平均,不愿意有特别情形的部分多分去一点;背米不问大人小孩体强体弱,要平均背;住房子要分得一样平,司令部住了一间大点的房子也要骂起来;派勤务要派得一样平,稍微多做一点就不肯;甚至在一副担架两个伤兵的情况,宁愿大家抬不成,不愿把一个人抬了去。”

  对于这种种平均主义表现,毛主席认为它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见之于物质生活方面”的形态。在资本主义没有消灭时期,它是农民小资产者的一种幻想,即便到了社会主义时期,“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绝对平均主义“不是斗争的需要,适得其反,是于斗争有妨碍的。”怎么办呢?毛主席写道:

  “红军人员的物质分配,应该做到大体上的平均,例如官兵薪饷平等,因为这是现时斗争环境所需要的。但是必须反对不问一切理由的绝对平均主义。”

  1948年4月1日,毛主席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对于土地改革中存在绝对平均主义现象,进行了严厉地批判,他说:

  “我们赞助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迅速地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度,并非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谁要是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那就是错误的。现在农村中流行的一种破坏工商业、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我们必须批判这种思想。”

  解放以后,国家先后进行了浩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不管在哪一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绝对平均主义倾向,毛主席也一直与这种倾向进行着艰难地、坚决地斗争。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