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强的逆袭:狂飙下的无奈轮回
为什么高启强这么受欢迎呢?因为人人都不想被别人欺负,但是现实中很多人被欺负到时候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高启强的逆袭,给了这些人些许的慰藉,心中升起的或许是一种复仇的快感。
遇到社会不公应该怎么办?高启强的选择是一个方向。那就是不改变社会不公的秩序,而是让自己成为不公的社会中得利的一方。别人是黑社会欺负自己,那就让自己成为黑社会去欺负别人。不变的剧本和角色,只是换一批演员,高启强所追求的,就是顶替欺负自己的人,让自己可以欺负别人。
高启强再怎么强大,他也不过是一个演员,在导演看来,他的命运起伏微不足道。高启强的后台是赵立冬吗?那只不过是电视剧演到了这一层,赵立冬的后台是谁呢?赵立冬的后台的后台又是谁呢?无限往上追溯,官位越来越大,大到了权倾朝野的人物就算完了吗?
其实还没算完,真正在塑造这一切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种文化。为什么当年毛主席要批武训传呢?就是因为武训传传达的是一种文化,那就是面对腐朽不公平的社会秩序不是推倒它,而是追求这个秩序所认可的一种成功,从而成为这个秩序事实上的维护者。
姜文曾经在让子弹飞中借张麻子嘴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这就是文化上的革命。张麻子打倒黄四郎不是为了取代黄四郎,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一个没有黄四郎的社会秩序。从高启强的走红来看,人们的思想水平显然没有任何进步。
少数人之所以可以奴役多数人,就是依赖这种文化的渗透。多数人被奴役的时候想的不是怎么推翻这种人奴役人的制度,而是梦想从被奴役的地位奋斗到奴役人的地位。既然想的是将来怎么奴役别人,那么也就对现在别人奴役自己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想法,认为这一切是正常的,要么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要么就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太倒霉。
某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如果中国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自然不能抹灭他的功劳。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他认可人奴役人的文化,而且他自己处在了可以奴役人的地位上。所以他才会说,“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在他看来,富了就是成功了,不管钱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都不能骂,只要骂,就是仇富。所以他才理直气壮地说,“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的。”如果国有资产没有流到他的手里,他会这么说话吗?所以我很理解他,小偷肯定认为有人家里失窃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