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新的民众大联合——也谈刀郎新歌《罗刹海市》与刘继明新作《黑与白》

2023-08-06 5198 2
作者: 之遥 来源: 红歌会网

  7月中下旬,沉寂多年的歌手刀郎携《罗刹海市》为代表的新专辑火爆归来,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引发了全国几乎每个行业每个角落的人们,对不仅限于娱乐文艺圈的各种“黑白颠倒、以丑为美、善恶不辨、是非难分、勾栏扮高雅、公公好威名、画堂登猪狗、马户苟苟营”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调侃与嘲讽,持续不断的网络热度发酵,不但惊动了新京报、央广网等主流媒体,刀郎的蝴蝶效应也波及到远在德国、美国朝野人士的议会论战。

  一首歌曲,一张专辑,怎么会有如此魔力?各方人士见仁见智,对这一火爆现象做出了千人千面式的解读与评论。大众议论最多的,是“快意恩仇,十年不晚”,并寻踪觅迹罗列出前尘过往的图片视频相佐证,即使很快被包括刀郎经纪公司在内的当事多方不回应或否认有彼此针对性的指向,江湖恩怨论依然是坚持朴素正义、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大多数普通网友愿意坚信的。7月26日央广网出面发布“聊斋专家马瑞芳谈刀郎新歌罗刹海市”的热门话题,以专家之口解读引导刀郎现象为“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肯定了《罗刹海市》对经典推广的作用,对优秀传统文艺作品的不断创新演绎的价值”…但并没有办法阻止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认知发散解读的热情。最近的一轮相关热搜,是7月31日大众网热门话题“刀郎新歌罗刹海市播放量破80亿”之后围绕是否破纪录是否谣传的新一波讨论,而吉尼斯官方8月初发文“辟谣”也仅是从“未收到申请”,进而得出“没破纪录”云云草草收场。

  随着人们发现刀郎歌词中讽刺的具象化在与每个人自身所处行业、单位以及社会环境的人和事发生对标投射时,刀郎现象的讨论开始向纵深发展,网络上各种热点事件帖子下的评论中都有刀郎新歌词的身影,而且作为热评很贴切,丝毫没有违和感。可见刀郎的火,既因为作为创作蓝本的《聊斋》经典故事穿越数百年而依然极具现实讽刺力量,又因为刀郎二次创作中选用更贴近大众的时调山歌演唱形式的接地气的生命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歌词内容,也就是蒲松龄老先生故事中所讽刺的现象,在数百年周期率的作用下,如今具有无可辩驳的强大社会基础。没错,现象级事件的背后必然有支撑其成为现象的社会基础。所以刀郎之火,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无独有偶,著名作家刘继明先生历时五年,于今年4月份定稿的长篇小说新作《黑与白》,于今年7月面世,这部由著名学者汪晖、黄纪苏、孔庆东、摩罗、贺雪峰、郭松民联袂推荐,被评价为“一部形象化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史,人民现实主义的尖峰之作”的长篇巨著,深刻勾勒描写了这个支撑出现现象级刀朗热的当代社会基础。小说时间跨度包含民国时期、新中国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时期近百年,主要情节集中发生在改开年代,书中出现了一百多个来自不同阶层的鲜活人物,虽然人物众多,但人物之间关系非常清晰,对数十个主要人物随着国家几次巨大社会变革而带来的生活与观念冲击之下,他们的人生选择和思想演变做了深刻入微的描写,每一个你我他都能在其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身影。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