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2024,中国电视剧向何处去?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始终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电视剧、网络剧工作者,努力深入生活、积极把握时代的脉搏,创作生产出了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节点播出,赢得了党和人民的赞誉。其中不乏一大批优秀之作,非常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

  但是,我们也毋庸置疑,由于文化多元化以及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不适应的问题,再加上近些年来由于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传播方式不断迭代升级,以及电视剧制播行业自身的畸形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连续三年的冲击,导致中国电视剧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个困境可以说几十年来没有的,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电视剧制作的健康发展。可以说问题是明显的,今天我们讨论电视剧制作这个话题,必须直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商讨治理解决的可行性办法。

  第一,首先必须要谈的是电视剧内容的问题。如果说这些年来群众意见较大的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恐怕还是内容。近些年来,市场和收视率问题一直是制约影视创作的主要因素,如何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双效作品,一直是对创作队伍的困扰。再加上创作人员本身对文艺作品思想性理解的局限性,弄得很多创作好像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了无法解决的一对矛盾。比如,我们很多作品已经羞于谈思想内容。相当一个时期内,我们的电视剧,谈起信仰、主义、理想、革命这些词汇,总是有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包括一些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作品,也往往在思想性上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往往停留在观众的感官刺激和观赏性上。相当一个时期,有人借助批评文艺不能强调政治思想,作品只能有意思,不要讲什么有意义。电影要市场,不要第一位讲思想,推出了什么一味讲究观赏性的作品,只讲好看,不讲社会意义。这个问题影响着文艺的健康发展。值得高兴的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对这个问题,观众自发地表现出对追求信仰问题的强烈欲望和需求。比如最近在一部电影围绕信仰问题展开激烈争辩,而且这是普通观众自发的讨论进而成为热点。我们且不论这个讨论的是与非,就这个问题本身,由群众主动对一部作品的思想性提出质疑,并且明确围绕信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现象,是群众关注文艺作品思想性的重要的标志。它从另一个方面也反证了我们包括电影在内的影视剧创作,思想性落后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大会的讲话指出:文学艺术创造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今天这个内容对于当下的电视剧创作,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第二,一个老话被认为是老生常谈的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正确看待电视剧的商品属性问题。电视剧具有商品属性,但它首先是文化形态的承担思想教育功能的作用,其次才是商品娱乐功能。这个问题我们讲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解决的科学手段和方案。严格说来,电视剧既然把它的宣传教育功能放在第一位,那么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与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文章等主流媒体的功能部分或者绝大部分是一致的。如果完全把它交给市场,就非常容易形成资本说了算。这已经是当下电视剧遇到的不能回避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有一个非常合理的管理办法。习近平同志多次在讲话中明确提出: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这个问题至今依然是电视剧创作的关键问题。

  第三,就是关于播出渠道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电视剧播出的主流渠道——全国省、市级电视台,由于广告收入断崖式下跌,生存压力巨大,各个电视台基本丧失新剧的购买力。而丧失购买力的台网,就很难谈得上发展。这个问题不可小觑,它是制约电视剧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曾经排在全国前边的几家卫视,现在也同样处在发展困境阶段,在低片价、假收视和拖欠款的状态中苦苦挣扎。虽然大家都在困惑中想办法,但目前看也是难有良策。这个问题不解决,出好作品大作品,只能是一句空话。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经过近10年的苦苦打拼和奋斗,但是并不见得赢得辉煌,甚至还没有顺利进入盈利阶段。这个问题的结果就是减少投资、降低价格、缩小规模,这样也必然影响这个新兴媒体的做强做大和健康发展。

  第四,市场趋于萎缩问题。央视影视频道即使每年购买一千余集电视剧播出,但由于剧目品种不够丰富,市场占有率也很有限,且因为购片价格偏低,致使出品方赔本赚吆喝,无法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正是这些种种问题和现象,造成电视剧产业出现了一些特殊现象:比如我们改革开放已经45年了,我们已经成了世界上地地道道的电视剧生产大国。这四十五年,我们用大量优秀作品培育起来的数亿甚至十几亿中国电视剧网络剧观众,眼下却因为缺乏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电视剧处买方市场的渴望和期待中,如果这个等待和期望时间过长,那么这个本来兴旺的市场必然渐渐萎缩。作为一种以数亿观众为耕耘土壤的文艺体裁和形式,如果任凭萎缩下去,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拯救电视剧,需要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想出科学可行的办法,维护发展电视剧网络剧的发展繁荣。

  再就是因为以上问题的存在,播出平台圈层化严重,听凭流量摆布、模式化抄作业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问题,使众多优秀电视剧制作机构和大量电视剧优秀创作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无新剧可拍;每年大量制作的作品大量积压库房,无法播出。这对资源是极大浪费。

  还有,因为上述问题,国家和社会花重金建立起来的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广电网络、电信网络、手机网络等传输和播出平台,因缺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新鲜节目内容而难以发挥价值作用。眼下,全民观看快手、抖音、争相观看短视频的文化现象,几乎成为世界文化的一大奇观。这个问题不能一味责怪群众欣赏口味的低层次化和简单娱乐化问题,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我们的电视剧网络剧已经出现把市场让渡给短视频品种。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传统的电视媒体,如果不能结合互联网深化媒体融合,必然竞争乏力。

  因此,从整个电视剧网络剧产业形态来说,虽然我们在整顿文艺队伍作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打击了歪风邪气、限制高片酬等等,但是依仗明星大腕和流量“小鲜肉”的粉丝经济酬金居高的问题,创新乏力的问题,现在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如不从机制上实现改变和提升,这些问题将会继续困扰电视剧行业的发展繁荣。

  怎么办?只有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创作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创作者,把观看的需求和选择交给广大观众,在党的二十大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大力弘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彻底摒弃严厉打击假收视、伪数据这样的害群之马。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谈得上电视剧的健康发展!只有准确的即时的数据,利用先进科技技术,掌握了电视剧网络剧传播的确实现状,政府部门才可能提出精准指导的主动权,才可能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靠的治理办法。

  就当前来说,强化管理、寻找科学可行的应对手段,促进电视剧行业的发展繁荣,恐怕已经成为电视剧行业上下的普遍呼声。这是这个行业自救的唯一出路。在广电总局“守正创新,调研探索”的原则指导下,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深入的行业调研,研究了一种被称为“共享平台”的新模式,这其实就是一种对事业高度负责的主动探索。

  这个共享平台,其实就是结合区块链科研力量,探索以区块链记账技术为基础,积极整合制作业创作制作力量,面对全媒体受众和OTT(智能电视屏)IPTV(网络电视)、已整合的地市县融媒体中心、有线电视网和移动5G应用场景,真正深化媒体融合,实现全媒体供片播出的互动分账《共享平台》模式,目的就是为电视剧行业提供切实可靠的准确数据。通过在国家广电部门规定的立项备案,成片审查要求后,由各制作部门按党和国家的要求,自行创作和组织投资,以健康的必须的投资标准,创作和制作电视剧网络剧节目,但是坚决反对和杜绝高片酬。在取得发行许可的前提下,由共享平台向全媒体播出通道发放,这就消除了竞价这个环节。根据这个共享平台的要求,首播授权期为一年,前三至四个月由观众付费点播,拟以0.2至0.3元一集(使任何一类普通群众都看得起的价格);三至四个月后,除继续可付费点播外,由全媒体适度带广告供观众免费观看。由于采取了区块链记账技术,并委托第三方银行,按约定付费分账,假数据伪流量将不复存在,即时精确数据使“共享平台”可提供出不同地区文化需求特点,不同观众分类的精确数据。我认为,这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电视剧制作有章可循的相对客观准确的好办法。

  如果这个办法得以实施,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国家相关部门掌握的数据是真实的,提出的方案是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的。特别是在透明、公开、公正的旗帜下,让创作、制作、投资、播出、管理、消费,都能处于科学健康的流通状态下,不至于浪费资金资源,也不至于大家把功夫都下在找关系走门路上。二是让所有从业人员都专心致志地以质量赢口碑,争相去创作好作品,争相去挖掘好题材。特别是让所有创作制作人员明白,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化,这不仅是观众的刚性需求,也是电视剧人的最高标准。三是,这个措施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有利于打破流量明星和“近亲繁殖”的圈层现象。比如通过互联网公开甄选角色,透明地提出条件公开选拔人才,给那些出身普通、无法“入圈”、圈子之外的的创作人才、表演人才等等提供了扎实进取的机会。这样做,将会大大有利于人生价值观健康,热爱中华文化,有志创作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拍好戏的文艺人才出现,成为我们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新时代文艺队伍。

  我认为,任何一种针对问题的尝试,都是在困境闯新路的有益之举。中国制片协会的这个努力,同样也表现了一种高度的责任使命意识,这种办法也是电视剧行业的一种自我救赎。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在新时代的新模式新机制下,加强文艺创作的导向与管理,已经不再仅仅作为一句口号。我们的国家有14亿人口,有坚实而深邃的文化传统,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土壤。改革开放40年来,电视剧网络剧的管理,积累了科学和丰富的经验。建议从“审”和“评”两个方面抓管理,第一位的要在科学掌握电视剧网络剧传播真实数据的前提下,摒弃形而上学,坚持实事求是,评审一体,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有利于题材丰富多彩,作品百花齐放,只有不断提高全民审美水准,这才能为建立文化强国打好坚实基础。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支军队,在战前依据的情报数字都是虚假的凭空编造或者受利益驱动杜撰出来的,那这支军队不可能不打败仗。整顿数据真实性,从真实性数据提供准确决策,是解决当下电视剧困境的关键一环。这中间“审”和“评”的力度非常重要,政治正确,业务造诣高,懂专业有学养,讲人品有道德,就显得非常必须。

  我们相信,困难和机遇并存,挑战和发展共在。许多年来,国家培养了一支电视剧和网络剧的创作队伍,积累了大批专业性很强的高素质人才,在广电总局统一部署下,一定会有新的创新。像这样“共享平台”的新模式就可以作为可行可试的新的探索,一旦成功将会在培养人才、推出作品方面形成一种良性机制,必然促进这个行业按照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总体部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走出一条新路径。市场是必要的,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与市场机制产生矛盾时,我们相信,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能够找到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模式,来促进中国电视剧文化事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攀登新的高峰。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文/陈先义,著名文艺评论家、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昆仑策网,授权红歌会网发表】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