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默杀》票房大卖折射的社会心理
“电影于是就变成了纯粹的娱乐,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功能,就像是一种令我们兴奋的药物,药力发作时,有强烈欣快感,但药劲退了之后,除了有点头痛,什么也没有剩下,也没有营养。”
作者|郭松民
01
《默杀》,一部在马来西亚取景的韩影风的华语片,成年人看了,会产生一种又爽又恶心的观影体验,孩子们看了……,嗯,虽然现在是暑期档,但我建议最好不要带孩子看,因为过于血腥和暴力。
也许,中国应该认真考虑电影分级制了。
导演柯汶利似乎不太介意逻辑的缜密,只是以校园霸凌为由头,展开一场又一场残忍的仇杀——你们害死了我的女儿,我就把你们全杀光,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默杀》当然是一个“中国故事”,但导演却把背景放在了一个虚构的太平洋岛国,以至于故事发生地看上去很像是一个华人殖民地:警长、校长等主流社会的人,都是华人,讲普通话,南太平洋土著的黑色面孔很少,并且只能做一些保安、保洁之类的边缘化工作。
从“唐人街探案”系列开始,把犯罪故事放在国外,似乎成了一个趋势,如《误杀》《失踪的她》《涉过愤怒的海》等等,都是如此。
这样的安排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顺带欣赏一下异域风情,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割断了罪案所折射的社会问题与本土的联系,观众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发生在其他国家的事,与我们无关。
电影于是就变成了纯粹的娱乐,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功能,就像是一种令我们兴奋的药物,药力发作时,有强烈欣快感,但药劲退了之后,除了有点头痛,什么也没有剩下,也没有营养。
记得八十年代的时候,看过一些日本的罪案电影,如《砂器》《人证》等。
这些电影,都通过犯罪事件,讨论了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如《砂器》引出了对麻风病人歧视的社会现象,也含蓄地批判了日本社会的封建性;《人证》则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军占领日本期间,美军士兵(包括黑人士兵)与日本女性生下了很多混血儿,这些混血儿日后成了日本社会的一道伤口。
《默杀》是以校园霸凌为切入点的。
这些年,中国的校园霸凌问题也很严重,今年三月,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残忍杀害一位13岁同学,并埋尸蔬菜大棚一案,震惊了全国。如果《默杀》以国内某个城市为背景,不是更有促进反思与改善的意义吗?
02
《默杀》在气质上很像《周处除三害》。
简言之,就是用直截了当的以暴易暴,取代追寻真相,取代通过法律渠道实现正义。
在这两部电影中,体制、秩序的力量都处于一种比较边缘的状态,社会好像又回到了血亲复仇的时代,警察距离真相总是差一个街角,并且总是在为时过晚的时候才赶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