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质问吴文次:你为什么撒谎?

2024-07-04 3929 0
作者: ​郭松民 来源: 红歌会网

  把‘国军抗战老兵’作为一种符号和身份单独凸显出来,是对历史的一种割裂,也是对历史正义的反攻倒算。

  01

  最近一、二十年来,“国军抗战老兵”成了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现象。他们经常在主流媒体上接受采访,高调参加各地的抗战纪念活动,接受献花和欢呼,一时风头无两。

  说起来,笔者还是国内最早关注国军抗战老兵问题,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媒体人之一。

  二十年前,因为有感于法国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仪式上参战老兵所享有的荣耀,笔者写了一篇新闻评论《感恩老兵》,提出要善待包括国军抗战老兵在内的所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

  这篇评论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了大量转载。2005年,更被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推荐,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当年写这样一篇文章,纯粹是源自“老兵关爱老兵”的朴素情感,但没有料到的是,这个问题以后会发酵成一个政治议题,并逐渐向闹剧、丑剧方向发展。

  为什么呢?

  因为仔细思考所谓“国军抗战老兵”问题,就会发现,这完全是一个伪概念。

  把“国军抗战老兵”作为一种符号和身份单独凸显出来,是对历史的一种割裂,也是对历史正义的反攻倒算。

  我们知道,决定一个人历史定位的,当然是他的最后身份,而不是他“曾经拥有的身份”。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不旋踵发动了全面内战,“国军抗战老兵”们鲜有幸免,绝大多数被蒋介石拖上内战战场,他们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并以这种新的身份在历史相册中定格。

  比如杜聿明,作为中国远征军将领差点阵亡,但他追随蒋介石参加反人民的内战被俘后,就只能以战犯身份进入战犯管理所。

  张灵甫,虽然也参加过抗战,但后来成为内战急先锋,被我军击毙在孟良崮,他就只能以蒋家王朝炮灰的身份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客观地说,新中国对国军降将是极其宽大慈悲的,没有一个人因为战争罪行被审判,而是全部被赦免了。

  相对于国军高级将领,历史给予国军下层官兵的机会就更加慷慨。

  在解放战争中,国军部队出现了大规模的战场起义、投诚以及被俘后直接参加解放军的现象,数以百万计的国军老兵成为解放军战士,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新的身份赋予了他们政治荣誉和经济保障,没有什么“迫害”的问题。

  还有一些国军老兵被俘后被遣散回乡了,虽然他们对解放战争没有任何贡献,但他们仍然和其他翻身农民一样分得了土地,享受了人民革命带来的“解放红利”。一些有技术的国民党老兵,比如汽车兵、通讯兵等,在五十年代大规模建设展开之后,又被招收为国有企业工人,成为领导阶级的一员。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