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女工沦为巴黎站街女,90年代的下岗潮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上世纪90年代,一场铺天盖地的下岗潮仿佛一夜之间席卷了整个东北。
一时间,1.1亿东北工人被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迷茫、困惑、担忧成了他们身上最明显的标签,他们不知道,号称“共和国长子”的东北,怎么会与“下岗”扯上关系,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
影片《下海》中的女工丽娜就是万千被卷入下岗潮的工人之一,因为被迫下岗,丽娜的生活完全被打乱。
为谋生计,她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却屡屡受骗,最终不得不出卖尊严与编织谎言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家庭与生活。
丽娜的悲剧,不过是当时东北下岗工人众生百态下的冰山一角。
时代的浪潮突然袭来的那一刻,小人物们的命运,便不再由自己主宰。
1
东北下岗潮
时光倒退回上世纪90年代,应政策要求及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掀起一场大规模停产、关停潮。
而素有“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因国有企业众多成为“重灾区”,女工丽娜便不幸成为下岗大军中的一员,被迫开启了自谋职业之路。
不得不说,下岗给丽娜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邻里的眼光,自己的生活费,还有儿子不菲的学费,成了压在丽娜身上一座又一座大山。
丽娜迫切想再找一份工作,但整个东北都在“裁员”,再就业谈何容易。
恰在此时,一些中介听说了丽娜的遭遇。
他们主动联系丽娜说,手里有途径能够让丽娜出国当保姆,工作轻松不加班,每个月还能拿2000欧元的高薪。
丽娜一听,立刻怦然心动。
然而,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丽娜没有立刻答应中介,而是选择先跟丈夫商量此事,谁料丈夫刚听了个头,便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丽娜不死心,她游说丈夫道:“中介说了,工资是2000欧元啊,我要是留在东北,连2000元人民币的工作都找不到。你看看咱们家,你想永远住着50平的房子吗?想要儿子没钱读好学校吗?”
丈夫沉默地叹了口气,对丽娜说:“出国的中介费,咱家可凑不出来啊。”
丽娜想了想,告诉丈夫自己有办法。果然,不久后丽娜就筹来了一大笔钱,然后拿着这笔钱跟着旅游团去了巴黎,成功开启了境外工作之旅。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然而丽娜自己心里清楚,她和旅游团的团员们不一样,因为她的旅游费,是孤注一掷借的高利贷。
此行的目的也不是想要欣赏浪漫的巴黎,而是为了去应聘保姆的工作。
正因如此,丽娜一到巴黎,马上让中介帮她联系工作。谁料等她正式去了雇主家才发现,这里的工资远远没有2000欧元,甚至还不如她下岗前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