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全息照片二:一个不幸生在诗歌大国的“诗人”

2023-01-19 1160 0
作者: 颂明 来源: 红歌会网

  把生活熬成蜜,凝成霜

  并用语言把情感画出来的人,

  是诗人。

  因此,

  诗人并不是只会码韵脚的人。

  作者手记

  

  瑞士文学院给莫言的《颁奖词》开篇第一句便是“莫言是个诗人”。

  不幸的是,莫言生在了诗歌大国的中国;因此,这位西方人眼中的“诗人”在中国就很难与“诗人”这个名词相匹配了。

  他确实写过一些诗歌,但真正能够称得上“诗歌”的微乎其微。与他自己相比,《鲸海红叶歌》算是较好的一首,可偏偏在题目上露怯了。他所谓的“鲸海红叶”指的是日本“京都枫叶”。如果直接用“京都枫叶”就贴切了。可他偏偏要故弄玄虚以“鲸海红叶”为题显示有学问,殊不知一下子就暴露出他太缺乏常识了。

  “鲸海”是中国古代的说法,现在一般指“日本海”。但日本海是公海,并不能指代“日本”,更不能指代“京都”。况且,“鲸海”还单指鞑靼海峡,位于太平洋西北的一条海峡,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历史上曾属于中国,现属于俄罗斯。

  以“鲸海红叶”指代“京都红叶”就不单单是个“故弄玄虚”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国际错误”了。这个国际错误起码不应当犯在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上。而我们的顶级权威文学刊物毫不察觉还隆重推出,评论家更是极尽溢美之词盲目鼓吹,让人大跌眼镜。

  莫言其它的“诗歌“基本上没有能够提得上手的,都是些平庸至极的凑句之作。最可笑的莫过于莫言看电视剧《觉醒年代》之后写的“七律”以及对陈独秀先生《夜雨狂歌答沈二》的“解析”。连原诗都没有读懂就敢“解析”,恐怕再无第二个文学家能像莫言这样“自我嘲弄”了。

  作为一个才疏学浅的老百姓,我都替莫言先生汗颜。莫言先生的“解析”一出,便在网络上流传。我怕洋人误以为中国真没人懂诗了,于是连夜对《夜雨狂歌答沈二》逐句进行了解释、直译并做了意译,另外也做了一首《七律》致敬先贤,都发表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上以正视听。

  莫言敢于信口雌黄的勇气让人刮目相看,无奈民间懂诗歌的太多了。别人一眼就能看穿他。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当别人批评了莫言的诗歌之后,莫言居然出面澄清说他的那些粗陋的诗歌并不是他写的,而是“诗歌软件”写的,他还指名道姓地说出了为他装软件的某大学生的专业,以证不虚。

  一个大文豪说自己的诗歌是“软件”写的别人会怎么看,难道会去谴责软件“冒莫言之大名”吗?!

  如此智商实在让人无语。

  【附录】

  香山红叶歌(奉和莫言《鲸海红叶歌》)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