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论辜鸿铭的精神
《觉醒年代》可是算是一部神剧,连我这种极少追剧人也带着家人一起看。对于我这种历史考据狂来说,《觉醒年代》的每位演员,每个事件,每次对话,都可以细细玩味,用洛阳铲挖出其中的深意。先不说独秀、大钊、树人等主角,就连辜鸿铭这样的配角,他在北大的演讲《中国人的精神》,就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大家都知道,北大有个怪人叫辜鸿铭,留着条辫子,跟着俩跟班,说话要先抽几口水烟,回话时要漱一下口,旁边还要摆一个痰盂。辜鸿铭这辈子,没谁是他不敢骂的。胡适作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用英语念诗,他说:“英国下等人的发音”。以前许多人只知道他是个推崇儒家学说,反对新文化;拥护帝制,反对民主共和;拖辫蓄妾的遗老,看了《觉醒年代》才知道,他曾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庸》、《孝经》等译成英文、德文,刊行于国外,影响非常巨大。辜鸿铭在世界掌有话语权,国外学术界眼里,辜鸿铭才是高山仰止的人。当时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当时听梅兰芳的戏,最高票价不过一元二角,而听辜鸿铭的演讲,门票则售二元。他一生致力于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深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拯救世界的良方。
1920年英国作家毛姆采访辜鸿铭。辜鸿铭大声说:“你们自以为胜我们一筹,理由何在?吓,还在你们住山洞、亵兽皮的时 候,我们就是个有教养的民族了……我们试图以智慧而不是武力来统治这个伟大的国家。而一连几世纪我们是成功的。那么白种人何以轻视黄种人呢?要不要我来告诉你?因为白人发明了机关枪。那是你们的优势。我们是不能自卫的民众,你们可以把我们打入永劫不复的境地。我们的哲学家以为世界可以用法律与秩序的力量来治理,你们打破了这个梦想。这个国家里有四万万世界上最讲实际最勤劳的人民,等黄种人也能象白人一样制造出精良的枪枝,象白人一样瞄准开火时,你们的优势还算得了什么?”
在那个年代,所有的主流学者,包括胡适、钱玄同、鲁迅、陈独秀、赵元任等等都认为,中国文字应该拉丁化。鲁迅最为偏激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刘半农认为汉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不灭。这些人都认为全盘西化,才是中国人的出路。在这一片西化思潮里,辜鸿铭坚持认为,中国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希望,并且亲自向全世界布道。
《觉醒年代》里,辜鸿铭在北大礼堂讲《中国人的精神》。在当今的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
比如说美国人,他们纯朴、博大,但是他们不深沉;英国人,纯朴、深沉,但是不够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但是没有纯朴。博大、纯朴、深沉,这就是辜鸿铭先生眼里中国人的精神。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三种优秀的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