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从秋菊打官司到第二十条”

2024-02-14 3654 0
作者: 刘淇 来源: 红歌会网

  大年初一,老谋子的新片《第二十条》用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个沉重案例与法治故事,又一次成为了网络讨论的新话题。做为一代著名电影导演大师,他的作品从未让人失望过。老谋子的很多电影极具个性和时代特色,他的很多作品不是“高朋满座就是话题不断”,他的努力和成就是一代电影导演的风向标,毋庸置疑;他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多官方褒奖和百姓口碑。

  这次《第二十条》的成功上映和广受热议,应该说是影片的一个个故事深深吸引和打动着一颗颗同理心,是演员们的精湛演绎让身临其境的观众感同身受,“仿佛一个个他们的故事就是未来的我们”。老百姓身边这样子的故事和境遇太多了,多到各种各样的奇闻怪事都会自己跑到耳朵里面或眼睛里面。

  从最早的《秋菊打官司》,到如今的《第二十条》无不折射出导演把控这种严肃加严苛题材的水准能力和用心功力,以及他对百姓身边的法律故事和违法乱纪的嫉恶如仇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家国情怀。唯有为民请命,唤起民众的觉醒,以及对法律敬畏和法制观念的再宣传,才能让这个社会不再有那么多的冤假错案,才能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爱法。

  看过《秋菊打官司》的“一根筋”到《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最新案例解读的观众,不难看出电影里面我们老百姓其实就是一个个纯真淳朴,善良直率的;也不难看出我们老百姓在遇到事情时都是实实在在,乐于助人的。可是总有一些人喜欢自私自利,胆大妄为,甚至无法无天,得理不饶人。任何事情的处理就怕“认真”二字,老百姓也就是想要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仅此而已,但是往往很多情况下都是事与愿违。我们老百姓也不知道什么具体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款以及繁琐的程序,老百姓就认一个死理,“有理走遍天下,人人应该平等”,“互相真诚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可是现实当中,总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人或事,始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根本就没有基本的法律敬畏和法制观念,为所欲为,肆无忌惮。

  几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我们普通老百姓无不都是信奉着“民不与官斗,法不理草民”的信条勤劳地生活着。除非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才会想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管怎么样还是要“与天斗、与命斗”,苦苦挣扎着或是苟延残喘着。很多的民间故事真是骇人听闻,闻所未闻,多年以后才被挖掘出来。这就往往让多少冤假错案被石沉大海,多少家破人亡被遗忘角落。而现如今,社会上还盛行着一种风气,“民不告、官不宄”“命中你有苦、不能怪官府”。这种风气折射出了什么?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