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中国当代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部分问题的批判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的,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篇文章是基于我和多位同志在进行相对充分的社会调查之后经过分析总结而诞生的,这篇文章的目的如同标题所讲,是对思想的批判,是对怀有这些思想的人的批评,而不是为了争输赢。以下,便是我所认为的,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部分思想问题。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缺失
中国当代学生往往不会或不屑于使用批判性思考,而批判性思考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多看、少说、多思考。而他们往往做不到这三点,他们往往少看甚至不看,少思考甚至不思考,而非常频繁地去说。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普遍且严重的问题——浮躁且急于反驳。而且因为这些一般性质,他们的话缺少逻辑性和理论支持。也就是说,他们的话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没有逻辑的反驳和争辩。而结合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他们只是处于急躁心理下的急于反驳罢了
低级趣味和低下的道德素质
而他们之所以急于反驳他人,是因为他们以用没有逻辑的话甚至用恶语相向的方式去把别人问得哑口无言为乐趣,无论对方是否讲完或讲的是否正确。这是一种低级趣味,而恶语相向者更是有着道德素质问题。这里引用卢梭的一段话:给青年讲道理要谨慎,原因有二:一,青年在少不经事前就被塞入一堆似懂非懂的道理,反而促使他们形成一种玩弄文字的习惯,自以为成熟,对所有事情都爱争辩,总不服气。二,给青年讲道理,其实是将他们无法理解的义务强加给他们,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逃避惩罚,他们会选择用虚伪、撒谎的方式,用表面行为掩饰内心动机,假装明白,用空洞搪塞你。卢梭的话依然适用于现在的青年。
对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态度
对于当代中国学生来说,无产阶级往往是他们开玩笑的工具。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无产阶级并不尊重,例如近年来的一些热门词:“进厂”“打工人”等。而他们自身也厌恶成为无产阶级并鄙视身边成为无产阶级的同学、朋友等,这里有以下三个原因。
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所采取的主要的教育措施依然是应试教育。而我们要辩证看这种教育措施,它固然有它的好处,即能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它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在这种教育制度下的教师也不得已去经常用”你不好好学习就会变成外面那些工地上的工人,又辛苦又穷。”之类的话去勉励学生。而对于一个人的塑造更重要的部分来自于家长的教育,而大多数家长往往都会像那些教师一样去勉励甚至吓唬孩子,甚至会用让年幼的孩子去工地搬砖之类的措施以达到让孩子厌恶,恐惧劳动,在今后厌恶,嘲笑无产阶级的目的。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工作完成得很好,在这里我不得不“鼓励”一下他们。在这两个因素及其紧张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许多学生就变成了我刚刚所说的那样——嘲笑,厌恶无产阶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