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医疗私有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应该悬崖勒马了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进行的抗新型冠状病毒防“疫”阻击战已经出现曙光。这场阻击战确实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们也在全方位多角度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应该说,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相当多的深刻教训。刚读到一篇文章,署名“红色卫士”的文章《这主义,那主义,决胜武汉靠的还是社会主义》。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好就好在它抓住了根本。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不得不承认,这次战“疫”以来发生的无数多个极其感人的行为和事迹,以及由此凝聚而成的极其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人们都看到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思想作风在当代人身上遗留的产物和影响,同时暴露出的相当多的问题大多是与近些年扭曲的改革路线的结果,尤其是中国医疗战线的状况。必须承认,中国当今还存在的社会主义公立医院及其体系为这场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必须看到,近几十年改革的所谓“成果”特别是医疗私有化、市场化、产业化形成的全国数万家所谓“民营医院”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包括公立医院的运营机制的作用在中华民族这场大灾难面前几乎等于零,有时还起负面作用。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今后医疗改革的方向和道路究竟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必须停止扭曲的医疗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回归毛主席时代医疗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道路。
人民群众对于医疗私有化、市场化、产业化多年来意见非常之大,他们早就把医疗改革与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称之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由这类改革导致的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去年底发生在北京朝阳区杀医案实际就是医患矛盾加剧的一个缩影。当时媒体、网络、微信、微博发表了大量文章,直指目前的中国医疗观念、体制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这些文章大多和不同程度地指出,毛泽东时代,“医学看的是人,是有病痛的人,而不是病变。”医生的价值观念第一是患者健康至上,第二是预防为主,第三是让人人能看得起病。医生所有的价值观都体现在为病人的服务中。但几十年的医疗改革中,变为医院赚钱为上、治病为主、让大多数人和穷人看不起病。同时把计划经济体制的医院的公益事业性质改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以赚钱为主要目的产业性质。由此导致医患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整个医疗体制只有技术没有服务,医院天天想赚钱,医生被异化妖魔化,产生过度医疗现象。医疗走向对生物技术的过度迷信、崇拜。 医生技能越来越高超,但医学的人文没有了……。同时部分公立医院被贱卖私有化,本世纪初江苏宿迁一个叫作“仇和”的市委书记不是以卖医院、卖学校而闻名的“改革书记”的典范吗?完全以欺骗国家、欺骗百姓、赚取不义之财为主要目的福建莆田系“民营医院”在全国遍地开花,据说有6000多家这种性质的医院。灾情最严重的武汉市仅民营医院就有250多家。近几天,网络上已经披露,作为中国改革的标杆和最前沿,深圳市一个多月仅派出73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湖北,而与深圳市GDP差不多的所谓改革最“落后”、最“僵化”的的辽宁省截止2月16日,就已派出1730人的医疗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深圳医院大都私有化了。公有制好,还是私有制好?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