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西建党史上不该忘却的广灵人——彭兆泰
彭兆泰,字阶平,1901年出生于山西省广灵县平城北堡村。七岁至十五岁在家中私塾识字读书。1916年至1917在广灵县乙种商业学校上学。1918年至1922年7月在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上学,1922年后半年至1926年7月在太原法政专门学校上学。在彭兆泰上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政治、社会活动和学生运动,从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并因参与创办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党支部而载入大同市教育委员会编写的乡土课本,成为载入中学课本的唯一的一名广灵人。
一、参与创办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党支部
1921年5月1日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后,由于可以半公开地进行活动,因此,在中共山西地方组织尚未建立前的几年间,与全国一些尚未建党的地方一样,团组织实际代替党领导本地区乃至全省的革命运动。
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一场反帝和反封建的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4年春正在太原法政专门学校上学的彭兆泰,由潘恩傅介绍参加了国民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太原地方团组织的干部储备与组织准备,创建中共地方组织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中共北京区委兼北京地委认为,青年团太原地委经过几年的革命实践,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已经成熟、健全而稳定。一批思想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历经五四运动和历次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洗礼,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步确定了马列主义的信仰。以太原地方团组织为基础,创建山西地方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根据中央扩大会议关于加快党的建设的要求,决定派高君宇等回晋创建中共地方党组织,为山西真正意义上的国共合作奠定基础,以适应大革命形势的需要。
1924年5月下旬,高君宇在北京腊库胡同住地机智脱险后,由天津经石家庄回到太原。首先为时任太原团地委书记、山西唯一的候补党员李毓棠办理转正手续。接着,与同期返晋的安源团地委书记贺昌介绍超过25岁的团地委书记潘恩溥、团支部书记侯士敏、团地委组织部主任张叔平,以及年仅17岁但长期担任团地委委员的张堉麟等,由团转党。
“潘、侯、张、张”4人由团转党后,按照党章中 “凡有党员5人至10人均得成立一小组”的要求, 5月底,在高君宇、贺昌等见证下,中共太原小组宣告成立。组长为李毓棠。为全省第一个党组织,标志着山西地方党组织的诞生。山西成为继京、津、冀、黑、鲁、豫之后,北方地区第7个建党的省份。
1925年8月至9月,中共太原支部大部分成员先后离晋。彭真、纪廷梓、侯士敏等到石家庄正太铁路总工会、北京区委(1925年10月改称中共北方区委)党校和包头等地工作或学习;张叔平到沪担任中共上海杨树浦区部委书记;李毓棠、潘恩溥及共青团员王占京,与国民党员赵中荣、侯鸿业、张秀兰(女)等,代表山西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太原在册中共党员仅剩张堉麟、毛寿恩、梁其昌等5人。
据史料记载,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区委派崔锄人来晋担任太原党支部书记,并将王瀛、王鸿钧、周玉麟、刘守维、彭兆泰、郭巨才、邓国栋等一批思想认识水平较高和20岁以上的团员,由团转党。
据彭兆泰本人回忆,彭兆泰系1925年夏由王瀛介绍参加的共产党,并在王瀛的领导下,从事学生运动和国民党活动,彭兆泰曾担任过太原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的代表和国民党山西临时省党部的筹备委员等职。1926年,彭兆泰与崔锄人、王瀛等组织“西北革命大同盟”,为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年2月15日,彭兆泰作为共产党的代表参加了国民党山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70人,其中共产党员20名。会议选举产生了国民党山西省党部, 党部9名委员,共产党员占4名,即彭兆泰、王瀛、刘林科、王鸿钧,他们分别担任了财政部长、农民部长、工人部长和商民部长。1926年后半年,彭兆泰法政毕业后仍在太原搞学生会和国民党活动。1926年10月,中共北方区委派颜昌杰到山西担任中共太原地委书记,崔锄人改任地委宣传部部长,王鸿钧仍任地委组织部部长。此时,中共太原地委委员有颜昌杰、崔锄人、王鸿钧、周玉麟、王瀛、王仲一、杨立贤等,彭兆泰、郭巨才(又名郭挺一、郭挺乙)任候补委员。
1927年2月,彭兆泰因个人生活问题向组织请假回家。1927年5月19日,中共山西省委成立,书记颜昌杰,组织部长崔锄人,宣传部长王鸿钧。不久全省的革命形势急剧恶化,阎锡山颁发通缉令,公开缉捕颜昌杰、崔锄人、王瀛、王鸿钧、邓国栋、薄书存、赵秉彝、孙真儒、朱志翰(女)、王箴、杨高梧、彭兆泰等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32人。由于在通缉令发出前,彭兆泰已离开太原而未遭毒手,彭兆泰从此也与党失掉联系并改名彭阶平,开始过上了逃亡生活。
太原党支部成立后,尽管人数较少,力量薄弱,但还是与团地委密切配合,促进了国共在山西地区的合作。同时,保持了党、团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并成功领导了波及全省的反对阎锡山当局强征房屋估价税的斗争。五卅运动中,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团结省城各社会团体,共同开展声援上海各界反对英日等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主导成立了省城30多个团体参加的太原市民沪案后援会,后该会改组为山西各界为帝国主义残杀同胞血耻大会,有力地支援了上海工人和学生的爱国行动。同时,还创办了《铁血周报》,以指导全省反帝运动的开展。运动中,一批共青团员和革命青年得到了锻炼和革命斗争的洗礼,为之后山西党组织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二、担任阎锡山长官司令部秘书
1927年4月后到1931年,彭兆泰在家过着逃难生活,有时候隐藏在家,有时多坐在亲友家,不敢出头露面。1930年3月至6月,因彭兆泰和李冠洋是同学关系,彭兆泰曾到北京李冠洋家中住了三个多月,并帮李冠洋照料家务事。1931年春本县国民党又有逮捕彭兆泰的消息,彭兆泰又逃至绥远秦培仁家中躲了半年,秦培仁是广灵县水涧村人,时任绥远省水利厅厅长,九月间彭兆泰又潜回了家。1932年春叔父们和彭兆泰分了家,彭兆泰即在家经理家务,直至抗日战争发生后。
1937年8月彭兆泰由家中逃出,先后逃到崞县、太原、平遥、运城等地, 1938年3月在临汾由张金引进,参加了二战区工作,担任了阎锡山长官司令部秘书。
在彭兆泰担任秘书期间,阎锡山对彭兆泰进行考察了解,同时彭兆泰也对环境作番熟悉。彭兆泰的工作是有时会议作记录,有时整理阎锡山对民大学生的讲话等。在温泉召开同志会成立会时,彭兆泰因秘书职务也参加了这个会,成为同志会发起人之一。
1938年4月间日寇进攻二战区,司令部向晋西退却,彭兆泰随秘书室转移到陕西三原县,彭兆泰因途中患重感冒到西安养了三个月病。7月间奉令回到吉县古贤村,9月间彭兆泰又因患痢疾经久不愈,请假到陕西洐阳养病四个月(因彭兆泰的家逃到洐阳)。1939年2月返回到秋林,4月间调到理论研究院工作。1939年4月到1942年9月在理论研究院任研究组组长。该院是阎锡山“物劳学说”的宣传机关,彭兆泰先后参与编刊出《物产证券按劳分配体系》、《中的哲学》、《新货币论》和其他小册子十余种,共训练学员十队约五百人,学生毕训后分配到部队、地方理论宣导团工作。彭兆泰的工作主要是研讨“物劳学说”并给学员上课。在1940年春彭兆泰所在的理论研究院人员集体参加了国民党,介绍人是阎锡山得得力助手、省政府的高干赵戴文。1941年春,彭兆泰和谷风、许秀岩、靳方胜等到阎锡山所在的克难坡参加理论宣传委员会。阎锡山为了开展理论的宣传,决定在理论研究院再成立物劳学会,招收函授生,扩大宣传面。1941年彭兆泰和许秀岩等到克难坡参加阎锡山主持的烘炉集训。1942年4月间彭兆泰随理论院五十人奉令到石楼参加战时工作团,作战时准备。开始彭兆泰在团内作事务工作,后来集训小学教员时,彭兆泰除担任上课外,并办理教务方面的事。8月间返回理论研究院,因为院中缩小编制,停止招训学员,彭兆泰被调至孝义华灵中学工作。
华灵中学取名源于1937 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十九军某连坚守晋西吕梁区的华灵庙与进犯日军浴血奋战,寸土不让全军覆没,为纪念连长彭永祥奋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创办了华灵中学。
去孝义前的9月间,在克难坡由杨怀丰介绍彭兆泰参加了同志会基干,并任命彭兆泰为山西省政府参事。据彭兆泰本人回忆,任命彭兆泰为山西省政府参事,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生活问题,便于与地方联系,该职务并不另外不支付薪水,经过这样一番准备,彭兆泰于10月间与靳方胜到孝义华灵中学上任。
下图为作者珍藏的彭兆泰手稿(复印件)
三、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1942年10月至1948年8月,彭兆泰担任华灵中学校长,同时兼任该校同志会校分会特派员或主任特派员。据彭兆泰本人回忆,校分会中另有同志会派来的专职干部王绍、刘献华、刘秉良等负责组织工作。
华灵中学虽系一普通中学,但当时的教育设有政治课“物劳学说”,组织上强令学生参加同志会,使校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入了同志会,并监视禁止学生在校中有其他党团活动,校中设有军训队长,每周有军训课,学生的生活由军训队长管理。学校也曾派学生等配合地方行政协助征粮。背运粮,城门站岗,夜间突查户口。挖战壕等活动。华灵中学1948年7月解散。彭兆泰又另调工作。
1948年9月至1949年3月,彭兆泰在北京山西临时中学工作。彭兆泰担任该校事务主任。这期间因地域环境复杂,尤其是流亡生活,学生的吃住问题无法解决,事务上得处处依赖学生流亡会。北京解放后,山西西临时中学被接管,校长李济生带领部分学生回山西,彭兆泰办完接交代手续后考入华北大学学习。其间彭兆泰的证件(秘书、参事、和校长的委任状)均被收去,并办理了伪政府组织人员登记手续。
1949年10月至1952年8月,彭兆泰被分配到太原成成中学工作,担任教务员和语文教师。其间彭兆泰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二十四史全套捐献予山西省故书馆。1951年夏,彭兆泰参加过中学教师审干运动,彭兆泰对本人的历史做了交代。1951年10月至1952年2月,组织上派彭兆泰参加土改工作团,团长由杜任之担任,土改工作团到江西乐安县进行了土改。
1952年9月至1953年1月彭兆泰在太原二中任事务主任;1953年2月至1955年9月彭兆泰在太原工农干部补习学校任语文教员;1955年2月彭兆泰参加肃反运动;1955年10月彭兆泰又调至省行政干校任语文教员;该校后与省委党校合并,彭兆泰即在党校文史教研室任语文教员;1962年七月因患肝病休养,1965年10月彭兆泰办理了退休手续。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遣返回原籍平城村参加生产劳动,1969年病故,直到文革结束后得到平反。
广灵自古人杰地灵,彭兆泰作为土生土长的广灵儿女,作为民国时期凤毛麟角的大学生,在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他经历了各种风云变幻,一生也可谓跌宕起伏。值得我们今天大书特书的是,彭兆泰作为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党支部领导成员,他在推动山西最早共产党组织的创立中自然是功不可没的,他书写的这段历史,也是他人生历程中足以彪炳史册的光辉一页,彭兆泰因此也成为唯一一名被编入中学课本的广灵人。
(佘富勤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