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刚:红色湘西的十二个传奇故事

2024-03-15
作者: 刘昌刚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湘西州各族英雄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湘西州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英勇的革命先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忠诚、担当和信仰。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如同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了革命的道路,激励着后人不断向前。

  红色湘西十二个传奇故事的这些人物中,有的为了革命事业英勇斗争,直至献出生命;有的在平凡中孕育伟大,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中流砥柱;有的在艰难困苦中湘濡以沫,矢志不渝;他们共同绘就了近现代湘西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湘西人民的英勇无畏和浪漫率真。

  这十二个故事,是蕴藏在神秘湘西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让我们一起追寻先辈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铭记光辉历程,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

  一、四名革命烈士用生命书写忠诚

  1、米世珍——湘西州第一个共产党员

  米世珍(1900-1928)男,土家族,保靖县大妥乡踏梯村人。1917年考入武昌旅鄂湖南中学。1921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在校期间,米世珍经同学介绍认识了北大教授李大钊,1922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负责与各校党组织秘密联系。

  他还同中共北京地下党组织成员、北京市商民部长姚彦等,以“中山学社”名义组织学术团体,研究三民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来,他还参加由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领导的北京地区国民党组织,同右派势力展开过激烈斗争。

2.jpg

  北伐战争期间,米世珍利用暑假奔赴北伐前线,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做宣传工作。当暑假期满回到学校时,即被奉系,军阀的警察机关作为共产党嫌疑犯逮捕,关押在北京西交民巷看守所。他在被关押三个多月之后,以“查无实据”,准予交保释放。这时,党组织决定将他转移到湖南工作,他回到长沙后,以国民党员的身份,经省党部秘书(中共党员)周圣工的介绍,到省党部宣传部任干事兼省党校教官和《国民日报》副刊编辑。

  米世珍在省党校讲授“人生哲学”和《三民主义宣传大纲》等课程。他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讲述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特别在讲授《三民主义宣传大纲》时,他考虑到这是共产党人运用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讲解新三民主义,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法阵地,因此,应尽量发挥接近共产主义的观点,尽量避开彼此理论上的分歧,使之有利于国共合作。此外,他还发表有《三民主义的科学基础》的文章,对三民主义的科学依据详为阐述,并对戴季陶篡改三民主义、反对三大政策的阴谋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和批判。

  1927年5月,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米世珍目睹许多革命同志惨遭杀害,十分悲愤。7月,他被长沙市党部萧逢蔚等人密告为跨党分子,是共产党要人。但他临危不惧,毅然去长沙市党部找萧逢蔚等人辩明情况,当即被市党部扣留,转送铲共法院。当萧逢蔚等劝他自首时,他正告萧说:“时穷节乃见,临难无苟免,这就是我今天对信仰、对组织所抱的态度。”后国民党当局多次对他严刑审讯,并以湖南省党部的名义通报他和周圣工,李楚藩所谓“包藏祸心,混入本党”的“罪行”,又责成铲共法院开庭审判,他却将法庭当作宣传阵地,详陈救国救民大计,驳斥国民党当局的指控,有理有据,洋洋数千言,使审判者和旁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心折。但审判结果,仍然将他判处死刑。

  1928年8月30日,他与周圣工、李楚藩被杀害在长沙浏阳门外,客居长沙的同乡好友将他的遗体掩埋在湖南铁工厂后山上。后人有七言律诗曰:

  世珍临难节操见,无苟时穷剑凛然。

  理想庭争扎硬铁,精神骨气考磐山。

  风雷不动安如此,威武昭垂志愈坚。

  生死关头真性在,英雄无畏笃诚天。

  2、姚彦——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早期共产党员

  姚彦(1903-1927),男,原名姚光彦,字文生,别名仲云,土家族,保靖县大妥乡人。

  1920年8月,姚彦求学北京中国大学附中,当年17岁。在此期间,姚彦结识了李大钊、米世珍、谭祖尧等良师益友。在他们的启发和教育下,姚彦走了上革命道路。

  1925年11月,经同乡米世珍介绍,姚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姚彦系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成员,公开身份是中国国民党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商民部部长兼训练员,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以主编《中山生活社》为掩护,进行宣传、组织工作。

3.jpg

  1926年1月,姚彦把刚满10岁的彭司琰(1939年10月曾任中共保靖县委第一任女县委书记)带到湖南省桃源女子师范学校附小学习,并挥笔写下《提倡婚姻自主,反对父母包办》,被社会各界称赞为“寓意深刻、分析精辟、笔锋尖刻”。

  1927年4月6日,“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悍然下令将李大钊及无辜居民共60余人逮捕,姚彦和妻子胡宝先以及两个幼子也同时被捕入狱。在狱中,姚彦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并借用敌人要他写交待的纸笔,写出“方此国家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际,我辈正应努力奋斗,预备将来出而用世,以救同胞于涂炭之中,护国家如磐石之安……”的慷慨陈词。同年4月28日,年仅24岁的姚彦与李大钊等20烈士牺牲在敌人的绞刑架下。

  姚彦牺牲后,其遗体由旅京同乡胡治楠、彭钰昌等10人出面收殓,安葬于北京西郊湖南义园。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国有存亡多事秋,豪情姚彦壮怀留。

  江山如画写英烈,赤胆为民解倒忧。

  革命燎原敌战栗,斗争烽火照神州。

  绞刑就义真刚毅,万古雄侠竞永流。

  3、姚鉴雪——“秋瑾式”的女杰

  姚鉴雪(1902—1927),女,曾用名姚敏、源凤。沅陵县六都浦市镇(现属泸溪县)人,后举家迁居沅陵县城北门上。

  1914年,考入桃源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次年,举国声讨北京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鉴雪和同学们上街游行示威,焚烧日货,高呼:惩治贪官污吏,杀尽卖国贼。姚鉴雪,于女师毕业后回沅陵,任县高等女子小学教员,1923年获湖南省教育司嘉奖。

  1926年春,姚鉴雪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7年初,沅陵建立国民党县党部,姚鉴雪加入国民党,任县党部妇运委员,被妇女界选为县妇女联合会副会长。由于工作关系,她结识了共产党员郭达,并在他的介绍下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月,县党部成立特别法庭,姚鉴雪任审判员。县长梁荣铨对工农革命运动阳奉阴违,姚同成衣工会负责人程兴涛奔往浦市,发动40多名青年农民、学生,与沅陵农、工、商、学各界人士一起,把梁荣铨押上特别法庭公审。在姚鉴雪义正词严审问下,梁不得不低头认罪。法庭宣判:“撤消梁荣铨县长职务,速捕入狱”。5月6日,特别法庭在县城平安园(现荷花池小学所在地),召开万人大会,公审恶霸陈克俭以及土豪向光福父子。姚鉴雪历数其罪行,在群众强烈要求下,将陈克俭等三人就地正法。

  5月21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白色恐怖笼罩沅陵山城。姚母担心鉴雪出事,劝她少出去活动,姚回答说:“要彻底革命,害怕不能解决问题。”毫无畏惧地同省特派员郭达、唐采芹等去各单位演讲。5月26日下午,驻沅陵县城陈斗南部突然包围县党部,姚鉴雪被捕,遭到严刑拷打。当天被捕的还有200多革命群众。敌人要她指认这些人的身份,姚鉴雪严词拒绝说:“革命工作是我干的,与别人无关,好汉做事好汉当。”

4.jpg

  次日上午,敌人将姚鉴雪、任霞、张维新、吴纯熙、李士林、李顺其、程兴涛和黄郁文等八位革命志士,五花大绑,宣布处以极刑。姚神态自若,要同时被捕的姐姐姚端帮她整理好裙衩,扣好领扣。在绑赴刑场途中,姚鉴雪身着灰衣青裙,昂首挺胸,走在七位战友的前面,临刑时高呼:“革命的人是杀不完的,为我们报仇的人就在后头!”

  1953年7月,沅陵县人民政府追认姚鉴雪为革命烈士。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就义高呼志不迁,临刑英勇气吞山。

  苍天有眼知正义,历史长河证凛然。

  血染征袍红似火,忠魂含笑赴黄泉。

  今虽别世魂归土,终有精神世代传。

  4、戴钟频——湘西州牺牲最年轻的共产党员

  戴钟频(1922-1941),女,出生在凤凰县镇筸镇(今沱江镇)的一个名门世家,是家中独女,自幼便倍受家人宠爱。

  1935年,随父亲到长沙就读于周南女子中学,还未毕业,又随父亲到沅陵,就读当地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便立志献身教育事业,走教育救国之路。“七七”事变后,大批难民涌向湖南、涌向湘西。目睹国土沦丧、同胞流亡、山河破碎,青春年少的戴钟频毅然决然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父亲临终后,母亲带着她从沅陵迁回凤凰镇筸城。1939年初,中共凤凰县委成立。年方17岁的戴钟频,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募捐、安置难民等活动。面对家族遗老的指责和母亲的担心,戴钟频说:“先有国,后有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国家被日寇灭亡了,我们都成了亡国奴,哪还有什么家呢!”同年冬,戴钟频经地下党员熊漠远介绍加入中共产党,化名‘曼云’,参加党的地下活动和公开的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注意发动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号召民众宣传“三坚持、三反对”(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宣传共产党联合抗日统一战线主张。

  1941年2月17日,陆军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和第九区保安司令戴岳会签密令凤凰县长李宗祺:“迅予密捕,妥解来沅,务勿漏网”。27日清晨,军警在沙湾家中将她抓捕,随即解送沅陵。”

  审讯时,李玉堂说,只要你能在一张巴掌大的纸上,写下“悔过自新”四个字,就可以恢复你的自由。可是,戴钟频说:“我所作所为光明正大,无过可悔。”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3月28日深夜,戴钟频在沅陵五里亭刑场,大义凛然的对国民党兵说:“我死,你们不要用枪打,留下你们的子弹去打日本强盗吧!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英勇牺牲五里亭,钟频慷慨气填膺。

  凛然大义对敌语,我死无需枪子鸣。

  留下枪弹击日寇,自多豪士护国兵。

  忠魂英烈传千古,浩气侠肠永刻铭。

5.jpg

  二、四位名师桃李芬芳

  5、袁吉六——毛泽东的国文老师

  袁吉六(1868—1932),榜名仲谦,派名士策,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 (其六世祖袁文崇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举人。1912年,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史学家。他先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现北师大)、湖南第一师范、省立一中、明德中学、长郡中学。1927年与胡元炎一起参加湖南大学的筹建工作,并任该校教师,直到1930年退休。袁吉六在教学之余,著书立说,撰有《文字源流》、《文学史》、《书法必览》、《分类文法要略》、《国文讲义》等。

  1913年,袁吉六执教于当时新建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任国文教师,毛泽东是他教的预科第一班学生。1914年,第四师范合并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袁吉六先生又是行泽东所在的第八班的国文教师。直到1918年暑假毛泽东毕业时,袁吉六教毛泽东国文达5年半之久。因他是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又留着胡须,人称他为“袁大胡子”。湖南省原副省长、毛泽东的同学周世钊回忆说:“一直到1918年毛泽东毕业时,前后长达5年之久,袁吉六先生对毛泽东特别器重,经常约他谈话,介绍他读一些古典文学作品。”

  袁吉六先生酷爱学生,要求又极高极严,以讲解精辟,学识渊博,深受学生爱戴和欢迎。他的立身处世,敦敦教诲令学子们终身难忘。在一师,袁吉六还积极支持毛泽东等进步学生的爱国学生运动。1915年,毛泽东带头发动罢课和驱逐校长张干的学潮,张干要开除毛泽东。袁吉六不因为张干与自己是邵阳老乡而站在张干一边,而是利用这层老乡关系,去张干那里游说,夸奖毛泽东是“挽天下危亡者”,并联合徐特立、杨昌济等著名教授,向张干据理力争,终于保住了毛泽东的学籍。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次交谈中就说过:“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是新闻记者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粱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变文风。我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能够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

  1950年,当年与袁吉六在省一师任教的同事王季范在致函毛泽东时说:“袁胡教学有何奇,横扫千军笔一枝。”毛泽东对袁吉六非常敬重,得知袁的遗孀生活困难时,立即去信湖南省长王首道,“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给津贴米若干”供养袁吉六先生的夫人戴常贞等三位湖南教育界老人。

6.jpg

  1952年,毛泽东为感恩师长,悼念良师的教益,日理万机,竞拨冗挤繁,挥起如橼大笔书写了碑文“袁吉六先生之墓”。这是毛泽东唯一为个人题写的一方墓碑。

  1965年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周世钊等党外民主人士。席间,毛泽东饱含深情地回忆起一位未能出席宴会的老师。说到这位老师,周世钊脱口而出:“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接腔道:“斯人教天下英才”。毛泽东笑着说:“英才过誉,但‘教天下’倒还是符合袁老先生身份。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谷城在1984年《纵横》杂志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袁吉六先生,是湖南省保靖县的一位举人,在第一师范教书多年,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古文。毛泽东在学生时代,练就了一手好文章得力于袁吉六先生。”

  1980年,袁吉六的大儿子袁愈栖又在墓碑两侧立上石柱,将1965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王季范、周世钊等,席间追忆袁师师,章、郭的谈话中有"此老通古今文史"、"斯人教天下英才"等语组成五字对联:通古今文史,教天下英才。并将其刻于墓前石柱上,永志纪念。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斯人通古今文史,此老教天下伟才。

  学海无涯探源本,谋国有道照尘埃。

  满园桃李春常在,开径雄奇继往来。

  千载风流红日志,百年树木信天栽。

  6、苏家祥——湘西国立八中就读的朱镕基的老师

  苏家祥(1893—1976),字瑞堂,安徽颍上人。

  1939年3月国立安徽中学更名为国立八中,先后任命安徽省教育厅长杨廉、邵华为校长。学校下设一个总部,四个高中分部,一个师范分部,六个初中分部,共十一个分部(校)。各部散布在湘西、川东的沅江流域六七个县镇。总部设在所里(今吉首市)。

  苏家祥被任命为永绥(今花垣)初二部主任。他选定附近的寺观作校舍,又修建八间草房迅速投入使用,教学很快走上正轨。初二部是八中复课最早的一个。苏家祥主持学校,除了开设文化课,手工劳动和文体活动也丰富多彩。还在河边租地种菜。湘西的西红柿,就是他们第一次引种到那里的。当然,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立志打败日窛。

  1939年初,苏家祥兼任高二部主任。此部原在乾城县河溪镇,那里规模甚小且校舍分散在三处山上,师生尤其老教师每天上山下山几地奔波,倘遇风雨更加不便。尤其该茅草小镇,根本无法支撑三百多名师生的生活。苏校长经过认真考察,毅然决定于1939年初的寒假期间,把高二部迁到永綏县城。新址选在永綏西门外的文庙,这里生活、学习条件都很好。2001年4月,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偕夫人劳安,重游母校故地,这里是他们五十七年前读书的地方。他1944年夏从省城长沙与同学结伴前往考入八中高二部,其学号是4262。苏家祥任八中校长时,1946年2月始曾为朱镕基班的历史老师。

  今安徽合肥一中的前身庐州中学,1938年也辗转流亡并入八中。该校资料载,八中系其校史的重要一章。多位当年校友撰文指出:无论当时还是后来,社会公认二十二所国立中学里,规模最大、办得最好的是八中,而八中的核心与精华,是初二部、高二部。

1.jpg

  苏家祥是两部的领路人,是八中的灵魂。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初二部、高二部成为八中人数最多、设施最完善、生活最安定、教学效果最好存在时间最长的两个分部。为了宣传抗日,苏校长关怀支持学生成立进步文艺团体,并让自己的女儿苏庭林参加话剧社。学生组成文艺小分队,多次到乡间演出。当时的朱镕基,喜好并擅长的是平(京)剧。1945年7月他和同学们认真排练了《空城计》,他饰演诸葛亮。他们步行50多里路,来到保靖县城演出获得成功,一时传为佳话。

  湘西的落后,根本在教育和师资,苏家祥就让高二部为当地设立了高师班。1941年夏教育部决定,在川湘黔三省交界处创办一所师范学校,任命苏家祥为校长。官方原定校址在秀山洪安,苏家祥实地考察后,认为这要占用大量宝贵农田,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产生活。若选址在河对岸的茶峒,则只占一些荒山旱土。他的意见被采纳。

  1944年8月,苏家祥由茶师调任四川江津国立九中校长。1945年2月又调任八中总校长,一直到八中复员安徽。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了!八中在湘八年,共培养学生5200多人,其中苏家祥主持过的初二部、高二部就有1500多人。后来学有所成者,除朱镕基等人外,还有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唐德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庚麟,台湾《联合报》社长刘昌平等。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湘西边僻救亡年,教育兴学耀史篇。

  国立八中培育路,光泽千古赤心丹。

  山高水长志高远,熔铸栋梁希望天。

  文脉相承兴国运,人心自在耀花垣。

  7、沈从文——江青的老师

  1931年,沈从文和老舍、闻一多等文化名人齐聚青岛,在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在这一期间,沈从文成为江青的老师。江青当时还叫李云鹤,在青岛大学做图书管理员,有时也到中文系旁听沈从文的课。

  沈从文在青岛大学开两门课:《中国小说史》和《散文写作》。他的教法很特别,没有讲义,只是即兴的漫谈,凭直觉说话,类似聊天,而且从不引经据典。沈从文很爱改文章。自己的发表了还改!成书了再改!他给学生作文的批语,往往比原文还长。他教学生创作,反反复复讲的一句话是:“要贴着人物写”,很多学生不理解。

  沈从文后来回忆:“二十一年(1932年)我在某某大学(指国立青岛大学)教小说习作,起始约有25个人很热心上堂听讲,到后来越来越少,一年以后便只剩下五个人了。五个人中还有两个是旁听的。”两个旁听者中有一个便是李云鹤。江青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的天分的,沈从文比较赏识她,因此要她每周写一篇文章,给她仔仔细细地修改,一处一处地解释。沈从文曾经在班上评论她的小说:“她的小说全班第一”。

  一年后,江青开始公开发表作品,《催命符》《拜金丈夫》《为自由而战牺牲》等小说、散文、评论各种文体频频见于报刊。但江青则并未像沈从文希望那样从事文学,她结识了革命青年俞启威,加入“海鸥剧社”,参加中共地下组织,之后南下上海,踏入电影圈,然后被捕,直至出狱后投奔延安,正式走上政治舞台。

  1949年以后,沈从文和江青的命运走向两个极端。些时沈从文受到全面批判与否定。他转到历史博物馆后,在霉味扑鼻的古董间,慢慢打发暗无天日的光阴。

  就在这时,已经成为主席夫人的江青没有忘记他的沈老师,悄悄来看望她。那天,江青突然到沈家来,沈从文正好不在家,江青对沈从文夫人张兆和说:“我来看看沈老师。”她回忆着青岛大学的点点滴滴,坐了不太长的时间,就起身告辞。快出门时她对张兆和说:“沈老师的身腰尺寸是多少?我想给他织一件毛衣。”江青就着沈从文的一件衣服比画了尺寸就离开了。

8.jpg

  1967年,沈从文再与江青联系,想托她帮个忙。起因是沈从文想将已故三弟沈荃的女儿沈朝慧接到身边来作为养女抚养,可沈朝慧因无户口而不能在北京久住。沈从文犹豫许久,最终提笔给江青写了封信。可是,这封信如泥牛入海。后来,上级却派人来了一个通知,让沈从文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为欢迎津巴布韦代表团而举行的国际诗歌朗诵会。沈从文去了,避开等他的服务员走到角落里坐下,江青被人簇拥着来到台上,左顾右盼都没见他。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师生一段友情缘,不变终身可鉴天。

  桃李满园成过去。春风化雨在心田,

  育恩浓淡迎风忘,弟子如何入梦言。

  岁月流连犹可解,谜潭历史懂雠难。

  8、熊希龄——李烛尘的老师

  1902年夏,湖南省新开办的常德西路师范学堂在永顺招两名新生,县府推荐李烛尘入学。西路师范学堂是当时湖南成立的中、南、西三路师范学校中的佼佼者。创办人和校长是湖南戊戌维新运动的风云人物熊希龄。李烛尘听了他的演讲和看了他的文章后,激动不已,深为钦佩。这位校长很快地成了对李烛尘最有影响的人物。

  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湖南湘西凤凰人,14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入翰林院。

  1895年(25岁),维新重臣陈宝箴任湖南巡抚,开始新政。熊希龄得到重用,提议实业和教育救国,赞助湖南第一所私立中学——长沙明德中学,参与创建南学会,创办了湖南的第一份报纸《湘报》。

  1897年(27岁),湖南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时务学堂,熊希龄任学堂总理。他招聘变法派的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任教员,时务学堂成为维新变法的前沿阵地。然而,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熊希龄遭革职,永不录用!

  1902年,常德知府朱其懿和被罢官在家的维新人士熊希龄(朱其懿的妹夫),在常德城内北门玛瑙巷创办湖南公立西路师范讲习所,第二年改为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简称西路师范(熊希龄任校长,后为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现在的常德市第一中学),是湘西北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从这所学校走出的著名人士有林伯渠、蒋翊武、覃振、李烛尘、翦伯赞、粟裕、滕代远、廖汉生、张镇、刘戡、陈采夫等。

  1904年(34岁),他到日本考察实业,回国后,在新任湖南巡抚端方的支持下,创建成立各种学校。1905年,清朝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经赵尔巽推荐,熊希龄任参赞。回国后,他执笔写了考察报告,赞同宪政。

  1906年(36岁),他完成了《欧美政治要议》,清朝开始预备立宪。不久,盛京将军赵尔巽任命他为奉天农工商局总办。1909年,他任东三省理财政监理官,主管财务、实业等,任职期间东北经济发展迅猛,声名鹊起。

  1911年(41岁),辛亥革命后,熊希龄联名张謇发出电文,支持革命派。他从东北到上海,加入了章炳麟中华民国联合会。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成为统一党、共和党党员,并出任第一次唐绍仪内阁的财政总长。不久因与外国银行交涉借款,遭到抨击,被迫辞职。1913年,调任热河都统。任职期间,他整理了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的遗物,运到北京。为了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挑选了部分文物字画,卖掉以补充国库。不少人谣传说熊希龄私盗国宝。

9.jpg

  1913年7月31日(43岁),经国会通过,他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他组织内阁,包括梁启超、张謇等名流,因此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期间,制定了民国第一部宪法。1914年初,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盗宝案,熊希龄百口莫辩。2月12日,他被迫辞职卸任,逐渐退出政坛。

  1920年冬(50岁),熊希龄设立北京香山慈幼院,自任院长,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熊希龄邀请蒋梦麟、胡适、李大钊、张伯苓等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帮助慈幼院办教育。他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体制,曾拥有婴儿教保院、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职业学校等。

  1922年,他与宣扬五教合一的道院联合发起,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宗旨的慈善机构——世界红卍字会。红色取其如赤子之心,光华灿烂的含意;卍字象征慈悲吉祥、广大无边、永无止息的意思。

  1937年(67岁),淞沪抗战爆发,他在上海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毛泽东曾评价他: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 。

  1937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7岁,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1992年,迁葬于北京熊希龄墓园。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智谋慈幼救民篇,创始之光照义田。

  细小心灵播种子,未来英少育贫艰。

  立德铸锻是根本,和雨施泽比渡船。

  悉力栽培孤稚岁,栋梁辈起盛名传。

  三、四大矢志不渝的爱情传奇

  9、艽野尘梦——陈渠珍与西原

  《诗经·小雅·小明》中有一句“我征徂西,至于艽野”,这里的艽野,就是指西藏和藏地。这个红尘中的梦想之地,记录了陈渠珍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也是他和西原的爱恋开始之地。

  陈渠珍(1882-1952),原名开琼、号玉鍪,1882年9月生于凤凰县城。1906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加入同盟会。1909年,驻藏大臣联豫获悉英帝国主义将入侵西藏,请调川军入藏加强边防力量。同年秋,27岁的陈渠珍任清庭援藏军一标三营督队官,随川军首领钟颖入藏,参加援藏抗英平叛。经过无数次恶战,最终平定了恩达、工布、山南、翠南及波密等地区。

  1910 年元旦,陈渠珍抵达西藏巨镇江达。由于达赖喇嘛出逃印度,陈渠珍奉令进击工布全境。历时两个月,工布全境全部招抚完毕。接着,奉令移防工布最东边的德摩。德摩贵族头人第巴及其舅舅贡觉营官加瓜彭措深受拉萨贵族夏扎·班觉多吉压迫,因此与陈关系极好。

  一天,陈渠珍应邀到加瓜彭措家做客,他和加瓜彭措把酒言欢,藏区特有的牦牛肉、青稞酒、糌粑等美食让陈渠珍赞不绝口。正在二人酒兴正酣之时,加瓜彭措提议一起观看一场藏女马上拔杆的表演为酒席助兴,陈渠珍欣然同意。河岸平原看着腰束丝带的乘马女子疾驰如飞俯身拔竿的比赛,年约十五、六岁的西原脱颖而出,别人只拔一、二竿,西原连拔五竿,令陈渠珍盛夸“虽丈夫不及也”。加瓜彭措也很高兴,就对陈渠珍说,既然你如此喜欢我的这位侄女,那就将她许配给你吧。陈渠珍当时酒意正酣,只以为是句玩笑话便和众人一同大笑,没有回应。回到军营他倒头就睡,第二天起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可没想到,加瓜彭措是真的想要将西原嫁给陈渠珍,甚至西原自己也心甘情愿。陈渠珍对藏族同胞的淳朴性格还是不甚了解。藏民重诺,哪怕是酒席间的一句玩笑话,他们也可能会当真。因为在湖南老家已经娶妻,这可就让陈渠珍犯了难,心想:“乃知一言之戏,竟缔孽缘。”于是,陈渠珍找到了寺里的高僧呼图克图,希望高僧可以给自己出个主意。呼图克图听完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说道:“这是一件好事,让我来做证婚人,怎么样?早就听说西原这个女孩子身手敏捷,比一般的男子还要厉害,给军人做内当家,肯定不会拖累你的。”陈渠珍听到高僧也希望自己能够娶西原为妻,更不好驳了加瓜彭措的面子,便同意与西原结为夫妇的提议。隔几天,加瓜彭措夫妇把“靓衣明眸,别饶风致”的西原送来军帐,婚后西原对陈渠珍关心毕至,左右不离。白天打猎,她纵马在前;陈渠珍到藏家访问做客,西原就在旁陪伴;夜晚,陈渠珍外出检查岗哨,西原也是跨刀相随。凡是有陈渠珍的地方,你一定会看见西原的身影,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陈渠珍的饮食起居,这是他们一起度过的最甜蜜的时光。

  工布的东邻波密,万山丛沓、民生贫苦,波番十分强悍、性格残忍,经常到工布境内来抢劫和骚扰,工布藏民受害甚烈要求平定波番。陈渠珍向驻藏大臣联豫报告仿川康的例子改土归流,建设行省治理之。驻藏大臣剿抚令下来、指示相机行事,陈渠珍采取先礼后兵策略,波番拒绝招抚。于派出一个团的陆军,炮兵、工兵各一个连集中工布进击波密。陈渠珍原想将西原留在家中,却执拗不过西原,只能带着西原一同随军出征。

  1911年,陈渠珍率军过鲁朗、觉泥巴、冬九、纳衣当噶、甲米青波、至八登浪,在八登浪与波番主力发生激战。激战时,西原发现了绕至背后偷袭陈渠珍的敌人,一声大喊、回枪毙敌,救陈一命。被余敌被追击时,遇一丈高的石坎,西原先纵身跳下,再张臂接住他。此战,陈渠珍部死三十多人、伤二十多人退回山顶。钟颖的参军王陵基来到,献计请边军分势从东边打过来,这里的人马暂且后撤纳衣当噶。4月上旬,纳衣当噶二十余战,陈渠珍部死亡百余人,再退冬九。初秋,波密全境平定,析波密为三县而治。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覆亡。消息传至西藏,援藏的川军哗变,军人中的哥老会杀死协统领罗长裿等。当时在川军中有两股势力,一股是陈渠珍为首的同盟会,另外一股就是占了军人中95%的哥老会。陈渠珍眼见各种矛盾频发,意识到如果再留在军队里,必定会被哥老会除掉,心想只有北走青海,出甘肃,回内陆。计划走40日到柴达木(今格尔木)。据秘密摸底,计划走的有湘西籍和云南、贵州籍士兵115人。

  1911 年11月11日,陈渠珍率队从江达秘密向北起程。到凝多塘时,清点人数除马夫张敏,跟班藏娃二人,陈渠珍、西原夫妇外,还有官兵111人,一人一骑。牦牛120多头。每人尚有糌粑130斤,可食3月。过哈喇乌苏(今天的西藏那曲)后,进入藏北的羌塘沙漠。陈渠珍的彝贡龙驹在沙漠丢失,余73人。

  1911 年12月30日,来到长江在西藏与青海交界处的源头处通天河,剩34人。在饿了多日情况下,还有一小块干肉,陈渠珍吃了一半,分西原吃。西原坚决不肯吃,再三推辞,并且哭着说:“我能耐饥,可数日不吃,君不可一日不食,且万里从君,可无我,不可无君, 君而殍,我安能逃死耶。”陈渠珍流泪:“‘天下可无洪, 不可无公’之语,不图于藏族女子中亦见之,痛哉。”

  十多天后,到冈天削的时候,只剩一根火柴,17个人。士兵杨正奇见到陈渠珍愁不胜愁的悲观样子。流着眼泪对陈渠珍说:“长安路远,玉门关遥,盲人疲众,夜半深池,吾侪其殆于此矣。”意思是说没有希望了,我们要死在这条路上了。陈渠珍听了也觉凄然。西原知道陈渠珍的内心在动摇了。马上用鼓劲的话给陈渠珍打气:“现在已经三月了,天气慢慢暖和了,虽然死了很多人,但我们还活着,老天不会让我们死的。何况三个月的路,我们已走了五个月,所没有到的,只不过一小步而已。如果我们鼓起我们最后的勇气,何难到达彼岸?我们的生死,是由命支配的。有什么理由悲观失望呢?”陈渠珍听了西原的话,很感惭愧。难道西原就不苦?一下子奋然而起,忽觉胸襟开朗,烦愁顿除。

  1912年4月,到达柴达木(今格尔木)。从工布江达原计划四十天到柴达木的路程走了六个月,剩7人。过了青海陈渠珍的马夫张敏与跟班藏娃留在喇嘛寺。6月24日,陈渠珍等人进入丹噶尔城(今青海省湟源县)。陈渠珍将其他3名士兵推荐到西宁的长官手下做事,而陈渠珍与西原相依为命,辗转来到长安(西安),陈渠珍写了一封家书,希望家人寄来路费。转眼年底,陈渠珍夫妇生活十分窘迫,先卖珊瑚山, 再卖望远镜。两人在长安等了数月,陈渠珍焦虑无比,不得不出门想办法。每次外出,西原必定要送他出偏门,然后坐在那里等他回来。

10.jpg

  1912年12月的一天,陈渠珍稍晚回来,发现西原满面通红、一脸病容,忙问道“你怎么了?”西原不知道自己染了天花,迷迷糊糊地说:“自从先生去后,我便全身发热,头痛不止。但又怕先生马上会回来,所以一直坐在这里等候。”当天晚上,她便卧床不起此后延医无效,典当已空,陈渠珍只能暗自饮泣。一天早上,西原早早的醒来哭着告诉陈渠珍说:“说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回到了西藏的家里,她妈妈给她端了一杯糖和白水。在西藏有这样一种风俗,凡是做了这样梦的人,都必死无疑。”陈渠珍想尽办法劝慰她,可西原始终不能释怀。西原弥留之际对陈渠珍说:"万里从君,相期终始,不期病入膏肓,中道永诀。然君幸获济, 我死亦瞑目矣。今家书早晚可到,愿君归途珍重。"说罢,西原停止了呼吸时年19岁。陈渠珍抚尸号哭,几经昏绝。后经老乡董禹麓先生慷慨资助,才将西原草草葬于城外雁塔寺。他在《艽野尘梦》结尾写道,“予既伤死者,复悲身世,抚棺号泣,痛不欲生。渊波百端劝慰,始含泪归。入室觉伊人不见,室冷帏空,天胡不吊,厄我至此。予又不禁仰天长号,泪尽声嘶也。余述至此,肝肠寸断矣,余书从此缀笔矣。”

  1921年,陈渠将西原隆重迁葬至凤凰古城,亲撰《亡姬西原墓志铭》——“西原茹万苦百艰,敢犯壮夫健男窘步撠肘之奇险,从容以护予者,而予曾不获携归家园,同享一日之安宁,予述至此,予肝肠碎断矣。复何言哉!复何言哉!……今吾西原闷然娱宁于幽宫。虽可悲亦可喜。”

  1936年,陈渠珍写成《艽野尘梦》,二十多年时光荏苒,深情仍在。此后再多的传奇伟业,也不值一提。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他认清大势率众起义,促使湘西凤凰、沅陵等地和平解放。1950年6月,毛泽东亲笔签署委任状,授命他任第一届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应邀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会议,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由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介绍加入民革,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他在赴京期间获知贺龙元帅将率解放军进军西藏,立即向贺龙元帅赠送《艽野尘梦》一书,把自己对西藏的人文地理、生活习俗、官场结构的了解和盘托出,协助西藏解放。

  1952年2月,陈渠珍因患喉癌病逝于长沙,终年71岁。2012年,凤凰县将陈渠珍墓从长沙迁葬回家乡南华山,大师黄永玉在墓前设计了一个西原抚棺的雕塑。2013年3月,西藏林芝桃花节开幕式上,著名雕塑家李春华创作的“艽野尘梦”陈渠珍和西原并肩携手的雕像矗立在尼洋河观景台上。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相随艽野共浮沉,以死从君情义深。

  有志西原鏖战虐,无人谷里壮军魂。

  中途伤逝难言尽,一梦悲怀堪爱珍。

  天意怜香能续否?肝肠寸断寄孤吟。

  10、马桑树儿搭灯台——贺锦斋与戴桂香

  贺锦斋(1901~1928),原名贺文秀,湖南桑植人。1919年参加贺龙部队,曾任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团、旅长,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1921赴长沙投考湖南军校。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冬,回湘潭、监利、石首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加入共产党。1928年3月回湘西,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委员。9月在战斗中牺牲。

  1919年秋,为响应革命,新婚一个月的贺锦斋跟随堂兄贺龙参加红军。他对苦苦哀求的妻子说“明年马桑树儿发芽的时候,我就回来”“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个)移花别处栽。”贺锦斋新填词了这首桑植民歌送与爱妻戴桂香离别。1927年8月1日,贺龙率家乡三千儿女参加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潮汕地区失利后,到1928年2月底,返回桑植的子弟兵不足3百人,贺锦斋是生还的幸运者。此时,等候近10年的戴桂香与丈夫日夜相伴,如胶似漆。丈夫改编《马桑树儿搭灯台》,妻子依偎吟唱。戴桂香就如马桑树一般,可贺锦斋却是行走的“灯台”,妻在心上,志在四方。

  1928年4月,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贺龙、周逸群领导发动“桑植起义”。后遭到疯狂反扑,桑植失守,红军被迫转移。戴桂香得知丈夫又要走,急得泪如雨下,她紧紧拽着丈夫的衣角哭着哀求:“锦斋,我不要你走,求求你别走......”贺锦斋紧紧地抱住妻子,替她擦干泪水,深情又坚定地说:“桂香,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人,我不仅要为你,还要为党和人民奋斗。等革命胜利了,我就回来。”

11.jpg

  贺锦斋唱着《马桑树儿搭灯台》走了,歌是不舍,歌也是永别。戴桂香唱着《马桑树儿搭灯台》哭了,歌是不舍,歌也是等待。

  1928年9月7日,贺锦斋面对四面敌军的重围,决心拚死一战,向他的弟弟写了最后一封家书:

  吾弟手足:

  我承党殷勤的培养,常哥多年的教育以至今日,我决心向培养者、教育者贡献全部力量,虽赴汤蹈火而不辞,刀踞鼎镬而不惧。前途怎样,不能预知。总之,死不足惜也。家中之事,我不能兼顾,堂上双亲希吾弟好好孝养,以一身而兼二子之职,使父母安心以增加寿考,则兄感谢多矣!当此虎狼当道,荆棘遍地,吾弟当随时注意善加防虑。苟一不慎,即遭灾难。切切,切切。言尽于此,余容后及。

  兄绣

  一九二八年九月七日于泥沙

  家书中还附有七绝二首:“云遮雾绕路漫漫,一别庭帷欲见难。吾将吾身交吾党,难能菽水再承欢。”“忠孝本来事两行,孝亲事望弟承担。眼前大敌狰狞甚,誓为人民灭豺狼。”

  9月8日,红四军在石门泥沙镇遭到敌人的包围袭击,红四军第一师师长的贺锦斋为掩护贺龙主力部队突围,率领警卫营和手枪连奋勇冲杀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那一天,贺锦斋27岁。那一天,25岁的戴桂香正带着公婆在桑植的山中避难,忍饥挨饿,照料双亲。她对丈夫的思念如家乡门前的玉泉河水,涨了消,消了涨,在那个消息封闭的岁月,戴桂香不知道,她再也等不回她的锦斋了,她深爱的“灯台”永远地走了……

  1931年6月,贺锦斋的遗体被运回桑植。这一天,洪家关的风雨桥边,漆黑的棺材前,戴桂香哭得昏天动地,几度晕厥。马桑树还在,歌声还在,家书还在,可她深爱的锦斋,她日思夜想的锦斋,给她说过革命胜利就回来的锦斋,却永远的不在了。戴桂香把贺锦斋埋在了离家不远的地方,为的是开门就能看得见,那是一座普通的坟茔

  但在桂香的心里却是一处圣地。“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

  她几乎每天都要去坟前坐一坐,和他说说话,告诉他身边发生的事儿,唱一唱丈夫为她改编的《马桑树儿搭灯台》“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耶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她知道,只要自己的歌声响起来,她的锦斋,一直陪着她在......

  每去一回,她都要摘几片马桑树和灯台树的叶子,带回家放在枕边。那不是普通的叶子,那是贺锦斋送给她的相思情。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公婆多次劝她改嫁,她都一再拒绝。她守望着送锦斋出征时的那条山路,哼唱着锦斋教她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期盼着革命胜利的到来。

  1995年,孑然一身的戴桂香寂然离世。人们在她家发现两只木箱子,里面全是满满的马桑树和灯台树的叶子。

  她只和贺锦斋生活不到4个月,却为他守寡67年!67载冬去春来!67个春暖花开!67年的执着守望!

  那是一种信仰、一句诺言,守望的是初心不改、信念如磐,守望的是祖国蒸蒸日上、沧桑巨变。戴桂香虽没有等到丈夫归来,却看到了丈夫投身革命时追求的理想终于实现,“吾将吾身交吾党,誓为人民灭豺狼”她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她代替丈夫,看到了他为之献身的新中国,看到了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痴爱情人盼信来,马桑树下绕灯台。

  郎君征战姐节孝,夫婿折回才锁开。

  春雨摇风花絮舞,明烛照见信笺怀。

  云飞鸟倦都归去,花落花开人未还。

  11、缘起国立八中——朱镕基与劳安

  1943年12月,朱镕基在广益中学毕业后,于1944年2月就读于楚怡中学。朱镕基在第一次湘西之行时,曾回忆道:“我当时在新化办的楚怡工业学校念了高中一年级,时逢长沙会战,长沙沦陷了。随后,国立八中到新化招生,我经考试转学到国立八中。1944年到1946年,随国立八中从新化、辰溪、泸溪、吉首辗转至永绥(今花垣)念了2年。”

  1938年7月,安徽省芜湖、合肥、蚌埠、安庆等沦陷区四所临时中学和阜阳的颍州中学、颍州师范、颍州女中三所省立学校长途跋涉撤到武汉,成立国立安徽中学。后武汉危急,该校又迁到湘西乾城县(今吉首市),改为国立八中,所设十一个分校,校本部设在乾城,其他班次分设在永绥(今花垣)、秀山、保靖。永绥设立了高二部和初二部,成为国立八中在湘西的最主要的教学基地之一。当时朱镕基在高二部读书,同班的长沙伢子劳特夫、周继溪,他们三人玩得最好。他的夫人劳安则在乾城(今吉首)的初四部就读,劳安经常来永绥(今花垣)看望哥哥劳特夫,而劳特夫也带朱镕基、周继溪三个长沙籍要好的同学,也经常去乾城(今吉首)看望劳安,由此认识而开始恋爱交往。朱镕基参演学校京剧《空城计》,主演诸葛亮,为同学们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

  1946年9月,随着抗日战争胜利,朱镕基作为公费生,从国立八中转学到刚从七星街迁回长沙的省立一中,在26班完成了最后的高中学业。

  1947年,朱镕基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劳安是朱镕基的中学同学劳特夫的妹妹。1951年,朱镕基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劳安也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成了他的师妹。曾经的湘西国立八中的校友的初恋,清华大学共同的专业背景更为他们进一步相知相恋提供了条件。更巧的是,劳安也唱得一口好戏。

  1956年,两人结婚。朱镕基曾在同学聚会上说:“劳安在清华就读时,在校医院生下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女儿燕来;劳安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肚子里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儿子云来。”婚后不久,朱镕基被错划为右派,劳安坚信朱镕基没有错,没有与他“划清界线”。

  一直以来,朱镕基夫妇两人不离不弃。有一次,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问日本。在一次活动中,主持人问朱镕基:“听说朱总理什么都不怕,但是对于劳安夫人是除外的。您觉得您的夫人有什么地方令您感到可怕?”朱镕基笑着说:“我根本不觉得她可怕,我觉得她可爱。”主持人又问:“假如您夫人不在这里,您也是一样的回答吗?”朱总理说:“当然,表里如一嘛。”

12.jpg

  2001年4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回到国立八中老校址,当年永绥县城的文庙坪,现在是花垣小学、花垣一中的校址,朱镕基和夫人劳安走到校门口一对古老的石狮子面前照了一张合影。并且说,我们俩就是在它们的见证下认识恋爱的。朱镕基总理还幽默风趣地说,石狮子是有福气的,谁摸一下就可以有爱情,有官运啊,引得许多陪同的部长官员,纷纷走上去和石狮子合影。至今沧桑的石狮子还屹立在花垣一中校园内,许多有向往的年轻人,时不时和石狮子照相,粘一下石狮子的福气哩。2001年4月8日,朱镕基总理在湘西吉首召开座谈会,劳安则专门到乾州文庙,当年她就读的国立八中初四部校址考察,回忆那段烽火岁月。湘西是朱镕基总理和劳安大姐,收获知识和爱情的福地。

  这次朱镕基回湘西,写作《重访湘西有感并怀洞庭湖区》,律诗写成之后,最先在湘西干部群众中流传,后发表在新一期的《中华诗词》当中,其中第一句话,就有浓浓的湘西情感在里面。“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园依稀别有天。吉首有材弦歌盛,张家界顶有神仙。长街攘攘人丁旺,童山濯濯心怏然。浩浩汤汤早日现,郁郁葱葱梦始圆。”

  退休后,朱镕基做过一次小手术,切除了一个肿瘤。这个小肿瘤曾让劳安十分紧张,寝食难安。后来经检验,肿瘤为良性,劳安这才放心,并流下了眼泪。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更是形影不离。无论朱镕基去上海看戏,还是回母校清华大学参加校庆,劳安都默默陪伴左右。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懵憧知遇历风尘,以沫相濡最爱深。

  笔墨交流心相许,吹唇细语沐青春。

  风花飘落人生路,荏苒时光贵善新。

  情定绥城笃实志,白头没齿更香醇。

  12、边城故事——茶峒的翠翠与傩送

  民国初年的湘西,在川湘黔三省交界的小镇茶峒,那里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独住着一户人家。这家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

  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的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身孕。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便首先服了毒。翠翠的母亲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几十年来爷爷一直守在溪水边作渡船夫,载送往来川湘黔的客商。翠翠从小随爷爷撑船,于风日里生长,皮肤偏黑,然模样俊俏,天真活泼,心性纯朴。

  有溪水便有码头,掌水码头的名叫顺顺,曾在清廷营伍中当中兵,国民革命时又在陆军四十九标做什长。后来回到家乡,买了船,数年后,在这条河上,他就有了大小四只船,一个铺子,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老大天保,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老二傩送,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每逢端午,全茶峒的人都会去河边看划船。两年前的五月端午,渡船的爷爷找老朋友作了代替,便带了黄狗和翠翠进城,过大河边去看划船。看了一会以后翠翠的爷爷告诉翠翠,自己回家去替换一下老朋友,让他也来看看,并叮嘱翠翠不要乱走。谁知老朋友不想看划船,竞喝醉了,神父为了自己渡船的职责也不便离开,翠翠孤身一人看划船,爷爷迟迟不归,看完龙船,天已渐黑,翠翠有些害怕了。

  刚从水里上来的傩送看见河边等爷爷的翠翠一个人,就担心地问:“是谁人?”

  “我是翠翠。”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这温柔语气流露出,傩送对翠翠的关心与爱护,这就是对翠翠有好感的开始。

  翠翠误会骂了他,傩送却笑着说:“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傩送爽朗风趣,对翠翠的一番关心,爱情的种子已在他心里开始萌芽。翠翠没有等到爷爷,是傩送派人来,举着火把,把翠翠送回了家,傩送的细心在翠翠的心里也埋下了爱的种子。

  从那之后一别就是两年,两年中的第一个端午节认识了傩送的哥哥天保,第二年天保就像翠翠的祖父袒露自己的心思。天保说:“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空闲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必像老鸦成天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溪边来为翠翠唱歌。”在当地,为一个女孩唱歌的寓意不言而喻,天保钟情翠翠,但在翠翠的心中,她依然只记得那个对她说大鱼会吃掉她的男子。

  又一个端午来临,鼓声又起,傩送已成为她心里抹不去的印记。

  爷爷去城里采购,回来的路上,热心、纯朴、善良的爷爷把酒葫芦送给相遇的熟人喝。是船总顺顺半开玩笑的,拿走了酒葫芦,然后派傩送来送还,船总是怕爷爷的酒不等到家都被人喝光,这是在翠翠的意料之中的。没想到送葫芦的人,竟是她喜欢的傩送,傩送当着爷爷的面夸翠翠:“你家翠翠像个大人了,长得真好看!”眼神一刻不离的看着翠翠,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临走之时,翠翠撑船送傩送,傩送邀请翠翠:“翠翠,吃了饭,你和爷爷到我家吊脚楼上去看船。”那期待的眼神,翠翠那羞涩的表情,同船而乘,拉近了时空的距离。情窦初开的翠翠,内心十分的欢喜。傩送到了溪岸仍驻足停留,好像等待什么,恋恋不舍,心中牵挂,好像在等待心上人的应答。爱让两个年青人心满心欢喜。

  自那日天保对翠翠一见钟情后,如今走车路(媒人提亲)占了先,翠翠没有应允。两个亲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姑娘,天保告诉傩送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也告诉天保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

  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却让她自己做主。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由于天保不擅长唱歌,傩送决定都由自己来唱,双日算哥哥的,单日算自己的,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于是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傩送站在对岸的山上深情地唱了一夜的歌,歌声传递给心上的人,多么希望那里的翠翠有应答啊!

  天保回家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他听说老大坐下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也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老船夫操心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翠翠十分难过,还好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把傩送的唱哥,天保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爷爷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诱惑傩送这些事情全部都告诉了翠翠,翠翠明白一切后哭了一个晚上。后来船总顺顺终于同意让翠翠做傩送的媳妇,但是还需要征求傩送的意见,可傩送人在外地辰州。就这样,翠翠终日为来住人摆渡,她守在渡船上一直在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到了冬天,那个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也许傩送从辰州辗转龙山里耶,就像当年的茶峒少年石邦智一样,14岁的放牛娃,1933年7月就投身革命,参加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了。

13.jpg

  石邦智,1929年9月生,茶峒茶园坪村人。1935年11月随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战士、通讯员、军直宣传队队员。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三营通讯员、营部专职副书记、书记,旅教导营学员,七一七团副排长、排长。在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和大练兵中,被誉为"劳动模范"和"贺龙神枪手"。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辽沈、平津等著名战役,从东北一直打到华南,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长、正副营长、侦察股长。全国解放初期,率部回到湘西参加剿匪工作,历任花垣县县大队大队长、湖南省军区独立二十二团副团长、二十三团团长。在18年的战斗生涯中,历经大小战斗150多次,先后3次负伤,立战功17次,荣获八一勋章和解放勋章。

  石邦智同志还是新中国时期湘西州的主要创建人。1952年4月,石邦智同志转业到地方工作。在湘西25年里,先后担任湘西苗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湘西苗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州党委书记、州革委会副主任、主任。1977年7月调省里工作,先后任省革委会农村办副主任、省革委会副主任兼省民委主任,省五届、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并兼任省五届、六届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1993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1996年11月经中央批准离休。

  现在的茶峒古镇,因为沈从文著名爱情小说《边城》而闻名于世,也因为石邦智老红军的红色故事,不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翠翠、天保、傩送们,他们追求爱情和真理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后人有七言律诗赞曰:

  茶峒边城翠翠多,纯情豆蔻暗婆娑。

  香炉袅袅云缭绕,清水悠悠映碧波。

  淡淡相思情不舍,潺潺心事泪成濯。

  无心总被有缘恼,细味犹嫌争巧活。

  (作者系湘西州政协原主席、现任州中共党史联络组组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