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红星照耀中国》,两代美国人的中国传奇故事

2020-07-14 1316 0
作者: 白波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西方面孔的他,一张口,却是一串流畅地道的普通话……每一个初见阳和平的人,几乎都会惊叹于这奇妙的组合,而这奇妙组合背后两代人的传奇故事,则更加震撼人心。

缘起《红星照耀中国》,两代美国人的中国传奇故事

  7月11日是著名国际友人、《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诞辰115周年的日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全世界通过这本不朽的著作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的真实面貌,无数热血青年在它的影响下不远万里、历经万难,奔赴心中的圣地延安,其中就包括阳和平的父母——美国人阳早和寒春。

缘起《红星照耀中国》,两代美国人的中国传奇故事

  2004年,寒春(左)、杨振宁在中国。

  与杨振宁、李政道同窗,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女科学家寒春为何甘于抛弃自己的事业,来中国养了一辈子牛?当16岁才开始学英语的阳和平初次回到自己的祖国美利坚,他经历了怎样的“奇遇”?从教多年,在阳和平看来,今天的中国年轻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让我们跟68岁的阳和平一起,重温那段光辉的岁月。

  宋庆龄给这孩子起名“和平”

  1952年10月,亚太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正在陕北工作的寒春应宋庆龄邀请作为美国代表赴京参会。会上,寒春呼吁科学家保卫和平,反对战争。此时她已怀孕即将生产,宋庆龄便为这个孩子起名为“和平”。同样因这次会议得名的,还有北京的和平里。

缘起《红星照耀中国》,两代美国人的中国传奇故事

  1954年在西安,1岁多的阳和平与父亲阳早、母亲寒春。

  阳和平的父亲阳早生于1918年,本名欧文·恩格斯特。家里是佃农,从小在农场帮别人打灯笼照明的阳早,一直都有个“美国梦”,就是凭努力拥有自己的农场。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期间,阳早和自己未来的大舅子韩丁(威廉·辛顿)住一个宿舍,两人都阅读了不少进步书籍,其中自然少不了当时已蜚声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

  养牛是阳早毕生的追求,为了养牛,他几乎放弃了学业。但在1944年,二战烽火的撩拨,还是让这个满怀理想的青年决定暂时放下手中的农具。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做准备,当阳早终于准备就绪,战争却已经结束了。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投向了斯诺笔下的红色圣地。

  “我爸爸在延安的光华农场呆了半年,胡宗南就进攻延安了。共产党的军队有2万5千人,胡宗南有20多万人,还有各种先进设备,就是找不到共产党的主力部队。我爸爸的任务就是保护一群牛。这段时间是最让他觉得震撼的。仅仅一年之后,共产党就收复了延安。”阳和平说,如果说《红星照耀中国》吸引了阳早,使他来到中国,那么在陕北这一年多亲眼所见的一切,可以说是征服了他,让他决定留下。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