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平:简论毛泽东的群众观——纪念毛主席诞辰126周年
2019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26周年。为了纪念毛主席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做出的不朽贡献,继承发扬毛主席的遗志和思想,激流网于2019年12月21日召开了主题为“毛泽东的群众观”的研讨会。本篇为阳和平同志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几乎是全方位的。今天借着纪念他的诞辰,我想专门谈谈毛主席的人民观或群众观。我准备从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1. 如何判断一个群众运动的性质?
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著作《法兰西内战》1891年单行本写的导言中是这样说的:
法国从1789年起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使巴黎在最近50年来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那里爆发的每一次革命都不能不带有某种无产阶级的性质,就是说,用鲜血换取了胜利的无产阶级,在胜利之后总是提出自己的要求。这些要求或多或少是含糊不清的,甚至是混乱的,这与巴黎工人每次达到的发展程度有关;但是,所有这些要求归根到底都是要消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至于这一点如何才能实现,的确谁也不知道。然而,这一要求本身,尽管还很不明确,可是对现存社会制度已经含有一种威胁;而且提出这个要求的工人们还拥有武装;因此,掌握国家大权的资产者的第一个信条就是解除工人的武装。于是,在每次工人赢得革命以后就产生新的斗争,其结果总是工人失败。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下犯上,也就是人民群众反抗压迫有着天然的合理性。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说“造反有理”,也是为什么他说聂元梓的大字报是“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对群众运动我们还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现象即本质,科学就是多余的。
群众运动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不存在无产阶级政党时期的自发的盲目的群众运动,一种是不被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自发的群众运动,一种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有目的的群众运动。由于当今世界共产主义的低潮,我们必须对第一种的群众运动有个明确的认识。
群众对压迫自己的势力看得往往比较清楚,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但是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以前并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当群众运动的目标并不明确,“含糊不清的,甚至是混乱的”时候,我们主要的看他们反对的是什么,而不是看他们追求的是什么。后者只有在有了无产阶级政党以后才能明确。因此群众运动中出头露面的和带头人物的主张不一定代表这个运动的实质,尤其是在还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情况下。
比如,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打着受基督教和儒家大同思想影响的拜上帝教旗帜。拜上帝教看上去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先进性,但是起义军的行为是反压迫的,因而是革命的。同样,巴黎公社的带头人并不认同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们的行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榜样。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