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夫妇的传奇故事

2021-12-03 3090 0
作者: 侯朝阳 来源: 旧报刊剪辑

图片

  20世纪60年代初,郭永怀、李佩和女儿郭芹在北京家门口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里,展示着一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记忆”着一对科学家伉俪的瑰丽人生。这是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生前荣获的珍贵奖章,而奖章的捐赠人是他的夫人――中国科大外语教研室离休教授李佩。

  这枚熠熠生辉的奖章凝聚了郭永怀一生的报国情怀,经年累月接受数以万计后学者的观瞻,就像火炬一样照亮了莘莘学子的未来。而在李佩教授的心里,奖章的捐赠是“起点教育作用”。老人对于奖章价值的理解朴实无华,让人感动――不管什么?|西,只有放对了地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在丈夫为中国核武器事业不幸遇难48年后,2017年1月12日,99岁的李佩因病在北京去世,她曾说过“想与老郭埋在一起”。2017年4月5日,夫妻俩的合葬仪式在北京举行。近半个世纪后,这对中国科学家夫妇终于“重逢”。

  科学家伉俪不少,但郭永怀、李佩两人的人生堪称传奇。合葬仪式上,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说:“老一辈科学家甘于奉献、不谋私利的精神令我们景仰,纪念他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追忆着两颗伟大的中国心,缅怀他们对国家的无私贡献。这对科学家伉俪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爱情,自然而然地到来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或追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是23人中唯一的烈士。

  1968年12月5日凌晨6点,一架小型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时不幸失火坠毁。机舱内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他们是中科院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当把他们分开后,两人紧贴的胸部掉出一个完好无损的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绝密文件是从青海试验基地带回北京的热核导弹试验数据。在场所有人都哭了,周恩来总理和钱学森闻讯后也都失声痛哭。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俩“烈士”称号,同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荣成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从小放牛拾柴,9岁才上学,他成绩一直拔尖,初中毕业后考上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1931年,郭永怀升上本科后攻读物理专业,后转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他被著名光学专家饶毓泰留作助手和研究生。

  抗战全面爆发时,北大停课,郭永怀被迫回到家乡。他痛感中国航空工业的落后,认定学习航空工程是一条救国之路。1938年春,他前往西南联大转入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二战爆发后,郭永怀和几个学友到加拿大留学,他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