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一个英雄团的三个营长回国后都提拔成了师长,军史不多见

2024-04-24 3696 0
作者: 信史留痕 来源: 今日头条

  近期,一直在聚焦志愿军部队团一级将领的情况。在志愿军65军的序列中,发现了这样一位英雄团长,后来不仅成为65军的军长,而且麾下的三名营长回国后全部成长为部队的师长。这么高的成才比例,在我军部队中并不多见,值得记述一下。这位英雄的团长就是志愿军65军582团团长张振川,他和麾下的三名营长都是河北人,真正是燕赵多猛士!

  582团团长张振川

  河北唐山玉田人,65军第十任军长,河北省军区原司令员。

  一营营长张善交

  河北唐山滦南人,曾任195师师长,1978年病逝。

  二营营长王守忠

  河北唐山滦南人,曾任194师师长,离休前任65军副军长。

  三营营长孟令春

  河北人,曾任北京军区守备3师师长,离休前任山西省军区参谋长。

  志愿军65军在抗美援朝战场的前期表现并不好,五次战役中突破临津江不利、撤退时又阻击不利,那么582团为何能出这么多人才呢?这要从1952年秋季进攻时期围绕板门店附近西场里北山的一系列战斗说起。

  众所周知,自1951年7月开始,朝鲜战争各方在开城举行停战谈判,但围绕停战的分界线的分歧一直很大。美方认为他们有海空优势,应当获取更多的土地补偿,妄图不战而攫取金川、伊力、通川一线以南包括开城在内的1 . 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方代表扬言如果不按他们的分界线方案划分,就让“飞机大炮去辩论” 。但是,敌人在这一阶段发动的大规模进攻,都被中朝军队联合粉碎。

  1952年,志愿军经过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已经建成了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体系,由野战防御转入了坚守防御,并通过频繁的小部队进攻行动,挤占双方阵地中间地带,把斗争的焦点推向了“联合国军”阵地。西场里北山战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西场里北山在板门店正南约五公里、砂川河以东约一公里处。西场里北山连同其正北方约七百米处的67高地、正南方约三公里的86.9高地一线,为敌军前哨阵地。砂川河以西为志愿军阵地。西场里北山原本是青山,由于敌我双方反复争夺,不断遭到双方炮火轰炸,青山变成了红山,战士们便称它为“红山包”。因此,这一系列战斗又被称为三打“红山包”战斗。

  砂川河地区在战线上的大体位置

  1952年9月6日18时,志愿军第65军582团1营1连及3营9连3排渡河向西场里北山发起进攻,激战仅9分钟就攻占高地,而后主动撤离;9月19日18时,1营1连再次向西场里北山发起进攻,激战仅4分钟就攻占高地,并在韩军的反扑下坚守至20日再次主动撤离。前两次战斗均以582团1营为主。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