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明:人们为何要改造世界观? ——学习《共产党宣言》一得
《共产党宣言》指出: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简称“两个决裂”。
“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就是推行了五千年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关系(包括奴隶制私有制、封建制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传统的观念”,就是由传统私有制关系在头脑中形成的私有观念和剥削阶级世界观。
所谓“决裂”,就是彻底否定,除旧布新。也就是说,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消灭私有制”,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还必须改变观念,以“公”字观取代传统的“私”字观,彻底摒弃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剥削阶级世界观。
科学共产主义运动170多年的历史证明,在完成第一个“决裂”的斗争中,无产阶级革命者虽然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但它是完全能够实现的。1917年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欧的胜利,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其后占世界人口近半数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条。
然而,在科学共产主义胜利发展的进程中,无产阶级革命者却在进行第二个“决裂”的斗争中败下阵来。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修正主义的背叛与内外呼应,终于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科学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挫,跌入了低谷。
为什么会这样? 许多人迷惑不解。其实,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对此,只有从毛泽东思想那里,才能获得正确的解答。原来,这是“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的变幻。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
“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
私有制的资本主义与公有制的共产主义(包括它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原本就是一对矛盾体。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下,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可以转化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反之,在修正主义泛滥与复辟私有制的条件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同样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
一切取决于条件。
缺乏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路线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永远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会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者就不能成功地完成共产主义革命的第一个“决裂”。当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初步胜利,在完成了共产主义革命第一个“决裂”以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继续革命,不断地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深化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要坚持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斗私批修,无产阶级革命者才能最终完成共产主义革命的第二个“决裂”。非如此,由五千年私有制所形成的私有观念和剥削阶级世界观,就会出来“作怪”,外部帝国主义势力的存在,伴随内部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在“精神可以变物质”规律的作用下,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就会前功尽弃,一切归零。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