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兵祭扫75年前牺牲的战友:每走一个台阶,就想一遍战友
开栏的话
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珍藏着湖南老兵之家捐赠的1209份抗战老兵手印,不少手印能清晰分辨出手指残缺的部分。这些手印,控诉着侵略者的残酷,也见证着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炮火浴血奋战的英勇。
75年前的那场胜利,让我们记住了一个英雄群体——抗战老兵。“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每一位抗战老兵身上,都有一段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怀激烈。在成为一名党的战士之前,他们大都是普通人,但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他们共赴国难,以“誓与山河共存亡”的坚定决心和“愿拼热血卫吾华”的不屈意志,书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抗战胜利依靠的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经过浴血奋战和炮火洗礼的抗战老兵,正是这种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和发扬者。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之际,《解放军报》老兵天地版开设“甘将热血沃中华·探访抗战老兵”专栏,走近健在的抗战老兵,与他们的热血青春和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重逢,重温历史,致敬先辈。
岁月已逝,功绩长存。当抗战老兵们的背影渐次减少,让我们把他们刻在心里。
时隔两年,92岁的老兵朱鹏祥再次来到辉山烈士陵园祭扫75年前牺牲的战友——
“每走一个台阶,我就想一遍我的战友”
■陈萌
皖北六月,一场雨下了两个星期。雨中的一天,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辉山村的辉山烈士陵园却挤满了人。他们在等待着一位前来祭扫的老人。
92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朱鹏祥被人搀扶着,从陵园门口慢慢走到上山的台阶下。为了到达这里,当天上午他从200多公里外的合肥一路赶来。
从这里到山顶的烈士纪念碑,只有40个台阶。然而,对于如今的朱鹏祥而言,仅凭自己之力已无法到达。
他遥对着40级台阶之上的纪念碑深深鞠躬,两名武警战士代替他将花篮献给在这里长眠的新四军第4师11旅抗战英烈们。他们是朱鹏祥75年前的战友。
为了这一次祭扫,老人准备了足足了两年。
夙 愿
朱鹏祥在辉山烈士陵园祭扫战友。刘 锟摄
陵园讲解员牛丹丹对朱鹏祥上一次前来祭扫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是两年前的一个晴天,老人随身带着一个布包,他把布包交给牛丹丹的时候嘱咐她:“这个包跟了我六七十年,你要把它拿好。”
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朱鹏祥一级级登上台阶,在烈士纪念碑下,他对牛丹丹说:“每走一个台阶,我就想一遍我的战友。”
布包里,有一个非常破旧的册子。翻开册子,每一页都写着一个名字和一个日期,这是朱鹏祥战友们的名字和他们去世的时间。朱鹏祥一页页翻着,翻到最后空白的那一页,他说:“11旅31团,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人了。这一页上记的会是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