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克: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始末

2025-03-05 679 0
作者: 陶克 来源: 昆仑策网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其后,又发表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的题词。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随即分别发出通知,组织在各个群体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由此,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

  很多人并不知道,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的题词,最早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并不是1963年3月5日的《人民日报》,而是早于它3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杂志。

  那么,“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什么能够成为在60年间始终激荡人心的号召?这短短7个字里藏着什么样的深意,对今天的学雷锋活动有着什么样的启示?记者为此专访了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

向雷锋同志学习,做新时代好青年

  一、中国青年编辑部三次催“文债”

  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一事的源起,还要从雷锋牺牲时说起。

  1962年8月,雷锋牺牲后,他青春阳光的面容,他爱党爱国、助人为乐、勤奋工作、勤俭节约的事迹,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1963年1月,辽宁省军区、共青团辽宁省委联合发出学习雷锋的通知。1963年2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展开宣传和学习雷锋的活动。

  1963年2月15日,团中央作出决定,在全国青年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社立即行动起来,精心研究怎样才能做好这次宣传工作。

  作为半月刊的杂志,如何能够赶超宣传速度更快的报纸,后来居上,做出声势呢?

图片

  杂志社立即召开编委会,展开热烈讨论。有人提出,可以发两期《中国青年》合刊,出版学习雷锋专辑。这个提议通过了,但要想在深度和声势上超越其他媒体,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时,思想修养组组长王江云提议:能否请毛主席题词?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但冷静之后,大家又犹豫了:毛主席工作那么忙,会同意吗?经过一番讨论后,大家认为毛主席非常关心青年工作,也许会同意,于是决定试试看。

  一封三四百字的简短信件经黎勤起草后,由总编室毛笔字写得不错的编辑丁有和用老式竖行信纸誊抄一遍,信封上工整地写着:“中南海,呈毛主席。”

  很快,编辑部将请求毛主席题词的信送到了中南海西门传达室,并在此后的几天中三次催“文债”。

  2月18日,请求毛主席题词的信发出两天后,编辑部朱伯颖便急切地打电话向毛主席办公室的同志询问:“是否收到信件?主席是否看了?准不准备题词?”

  时任毛主席秘书的林克回答:“信收到了,主席也看了,但并未表态。”尚未表态,就说明主席正在考虑,还有希望,这足以令大家感到振奋了。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